旅遊景點

  • 邱良功母節孝坊
    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
  • 邱良功古厝
    這棟建築乃為邱良功祖厝,位於金城鎮浯江街中段,屋中尚存有方形銅鏡一面,另有雕龍聖旨石二塊,高六十一公分、寬八十五公分,所刻聖旨二字每字十二公分見方,據傳係良功顯貴封爵,皇帝聞其家屋簡陋,賜建爵府,故贈予聖旨石二塊,預備置於府第大門前坊,建築物為一落四櫸頭+左突歸+牆規。
  • 模範街
    民國13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集資興建,街貌兼具日本大正風格與洋樓之美。街道兩旁皆為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洋樓,第二進為閩南式建築,外觀整齊、古典雅致,為金門最具特色的老街。近年來,老街進駐不少如情調餐廳、個性酒吧、特產商行等店家,夜裡並有華美的燈海點綴其間,呈現一股熱絡歡娛的新氣象。
  • 薛氏大宗宗祠
    建於1768(乾隆33)年,為族人薛繼本與薛道岸共同發起,集資興建,至今超過200多年,其後於1962年重修,2001年再度重修。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人字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資料來源:文化部
  • 夏興風獅爺
    「夏興」的古名為「下坑」,民國五十年代國軍進駐後,以諧音改為「夏興」,寓意中興,閩南語村名依然為下坑。  坑意為下坳處,古時金門風沙大,村社大部位居低窪避風處,常以坑為名,有「九頭十八坑」之說,原陳坑在清朝時分為「上坑」、「下坑」,意指南北之分而已。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
  • 西山風獅爺
    后盤山風獅爺(200公分,泥塑、立姿雄獅)后盤山,昔作「后半山」,意即「半山之後」,相對於前半山(頂堡和下堡)。后盤山位在雙乳山北側,類似「半山腰間」的位置,故名「半山」。「后盤」乃 三十八年(1949年)後的稱呼。后盤山以環島北路為界,分為「上眷」、「下眷」兩個甲頭,位於「下眷」的風獅爺,以悠悠伴
  • 洪合剩、洪合達宅
    建於1930年,與洪合淵宅同時期興建,日本時代為日軍佔用,駐紮憲兵,1949年國軍進駐,後租用為救國團金門總部,至解嚴1992年才撤離歸還,目前作為北門里守望鄉巡守隊。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榮湖
    係截取金沙溪水而成的人工湖,建於民國61年,為金門五大湖之一。湖畔遍植防風林,並錯落著小亭、拱橋,其中以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的東美亭及橫跨湖心的虎嘯橋,最為醒目。南岸後水頭有座著名的風獅爺,大眼闊嘴的造形,頗具拙趣。
  • 薛芳見洋樓
    菲律賓僑匯返鄉興建。
  • 珠山大夫第
    珠山的大夫第式第一位旅居菲律賓的僑親薛紹贊因經商發跡,而後出前捐得的官職,(按清末內憂外患頻仍,國庫空虛,朝廷准許富戶可以用金錢捐買官爵)買得官爵後便大興土木,建築此一二落大厝的「大夫第」其屋之左有書齋,並有花園。稱為「頂書房」,珠山的下三落大碩意為薛紹贊的三弟薛紹德斥資所建,規模宏偉,佔地數畝。可
  • 寶月庵
    寶月庵,又名南庵,建於明代,原建於虛江嘯臥石刻群及文臺寶塔旁,即今日金門酒廠的圍牆內,寺內供奉觀音及羅漢像。庵前有一座寶月泉,泉質優良。民國42年,金門酒廠成立,為取得釀酒水源,將寶月庵拆除,之後釀出的酒即著名的金門高粱酒。
  • 慈堤
    在金門西北邊的慈湖,最有名的就是慈湖落日了。原本不太知道慈湖那麼大一個,到底要在哪個位置看落日好,不過地圖上的路邊,標示著觀海平台順便附註著(慈湖落日),那看來不用懷疑,就來這就對了。
  • 蔡翰舉人宅
    蔡翰,又名苑,字仲潁,號毅園,生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卒於嘉慶十五年(1810年),享年七十九歲。屬蔡氏新倉下二房派支,第二十二世,生有涯(尚江)、潤(尚溫)、文炳(尚耀)、文蔚(尚彩)、鼎(尚馥)五子。此宅興建的確切時間不詳,推估為蔡翰中舉(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會試後,彙報禮部例給舉人)後回鄉興
  • 金門之熊戰車
    金門之熊是指中華民國1949年十月「金門保衛戰」(俗稱古寧頭戰役)中,陸軍首功部隊:戰車第三團第一營的部隊,陳列於古寧頭戰史館,為國軍的重要史蹟文物。
  • 埔邊代天廟
    埔邊代天府主奉金王爺、溫王爺和程王爺,奉金王爺為境主。廟址原是埔邊村前的角落,近幾十年來由於鳳翔新村的營建並不斷擴大,加上廟前一家小型廠房的營建,使廟貌顯得有些簡陋陳舊與狹小。
  • 外武廟
    武廟奉祀關聖帝君,而外武廟係武廟的配置,是供奉關帝爺座騎赤兔馬及部將、馬伕的廟宇,所以俗稱「馬舍宮」。後浦的武廟建於明末永曆年間,之後建外武廟於西門外,並奉祀韓王爺,是西門境之境主,為別於城市的武廟,故以外武廟相稱。廟的右側係一通衢要道,廟前廣場上新建一座戲臺,每當廟中舉行慶典謝戲演出,廣場上擠滿看
  • 惠德宮
    惠德宮位於通往水頭碼頭道路右側,屬後界部分,其始建年代雖不可考,唯舊廟牆間保有「乾隆丁亥蒲月」、「民國癸酉陽月」的字跡,顯示兩度重修的年代,民國六十九年也曾修過一次,復於民國八十九年再度重修今貌。宮內主奉李王爺、蘇王爺、金王爺、溫王爺、朱王爺等。
  • 無名英雄塑像紀念碑
    無名英雄的塑像在一九五三年建立於榜林村北側的圓環正中央,那裡也是中央公路太武山到金城必經的路段,一名右肩肩槍、頭戴鋼盔、背包的英勇士兵。
  • 三眼井
    三眼井是位於南山聚落中居民生活文化的主要場所,通常居民都會在這裡做些家務.彼此談天,交流最近的生活情形! 
  • 翁贊商、翁贊榮洋樓
    翁贊商20歲左右,到新加坡創業,經營新加坡與印尼間的貿易,(其父翁清池於年輕時至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發展,後印尼發生大地震而身亡,贊商因此獲得印尼方面物資流通的人脈管道,但清池未將祖業留給贊商,而留給贊商在印尼同父異母的兄弟),將印尼之sago(俗稱西穀米,澱粉類作物)、天然膠樹汁液、椰乾等運往新加坡加
  • 忠仁廟
    西宅和東林之間,原本只有一溝之隔,雖同為林姓,卻並非近親家族。在早期,忠仁廟原本是一座池王爺宮,某次修建時,工人意外在舊牆上隱隱約約出現有關聖帝君的圖像,經扶乩後知道關帝爺有意駐守本宮,於是眾信乃著手為其雕刻金身,與池王爺一起奉為本廟主祀神。
  • 金門朱子祠
    朱子祠為祭祀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之祠堂,座落於今日金門縣金城鎮珠蒲北路三十五號浯江書院內,祠堂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朱子祠與浯江書院是合為一體的建築群。浯江書院為金門地區早期興建的書院之一。
  • 水頭57地號洋樓
    國家公園以得月樓旁的老洋樓重修而成,一落二櫸頭加左護龍疊樓,可欣賞中西合璧建築的房間配置與建材裝飾;以當年金門人僑居的南洋文化為主題,闡釋南洋風格的建築藝術與食衣住行等文化背景,是欣賞金門民居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