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黃廷宙番仔樓
    緊鄰李氏家廟旁的黃廷參三落大厝,建於1930年,是黃廷參赴印尼經商致富後,返回故鄉定居時所建,也是水頭唯一的三落大厝,前二落是閩式格局,第三落略帶南洋風格,外觀至今保存完好,值得細賞。
  • 許允選洋樓
    建於1915年左右,許允選原從事建材買賣,往返金廈兩地,林宅原預計建屋3層,但許氏家廟建於其後,依習俗不可高於其高度,所以僅於前落部分2樓化(疊樓),且總高度低於許氏家廟,因此由外觀可見疊樓部分明顯低矮。
  • 浯島城隍廟
    後浦之城隍廟始建於明末,嘉慶十八年一度重建,光緒十二年、民國五十七年、民國六十二年都曾重修過。民國八十一年再度拆除並擴大規模重建而成今貌,每年從農曆三月底開始,來自全島各地的善男信女一波波湧進廟裡燒香膜拜,其盛況到四月十二城隍爺出巡的日子達到最高潮。
  • 陳氏古厝
    陳氏古厝約於清末年間興建,創建人興建之初只建二落大厝,在考量家族人口眾多且建築經費有餘的情況下增建護龍,但其護龍建築並未完工(紅磚砌牆並未上抹灰)。民國三十八年庵前村因為防衛司令官辦公處所。資料來源:文化部
  • 甲政第
    此建築物位於金門縣珠山聚落之中,珠山又名山仔兜,以大宗祠為界,分為「大社」和「小社」。為第十八世薛允二的三子薛紹德所興建,此宅建於家廟右前方,里人稱下山落,結構宏大,佔地數畝,介於大、小社間,建後環境美化,將大門口埕上,鋪設粗磚(約四吋比六吋磚塊),並將大潭築成橢形堤岸,使大潭為圓鏡,並開圳溝通往「
  • 慈德宮
    慈德宮位於金沙鎮後浦頭榮湖畔,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係該村先賢黃卓科往南洋勸募後,攜資回鄉所建。慈德宮奉祀明代先賢黃偉(黃逸叟,汶水人)。金門民間有關他和許獬的傳說很多,兩人以「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叟」並稱,兩位都是有明一代金門最具盛名的人物之一。
  • 后水頭風獅爺
    後水頭風獅爺(46公分,石雕、蹲距) 安鎮於後水頭二十號民宅屋後路邊的藍色小風獅,大約是1970年左右,委託大陸石雕師傅仿造「汶德宮」前的風獅爺所雕刻而成的作品,再由黃獻鐘先生以紅、藍、白三色予以粉刷。負責擔任村莊東側警戒任務的風獅,足踏彩球,笑容憨厚,彷彿藍色小精靈般,靜靜地守候村落。後水頭,位於
  • 清金門鎮總兵署
    一、歷史沿革「清金門鎮總兵署」之原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許獬,字子遜,號鐘斗,金門金城鎮后湖人,廿八歲中舉,三十二歲會試第一,殿試再舉二甲一名。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設金門鎮總兵署,首任總兵陳龍,考量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原有的千戶所城已不能使
  • 羅厝媽祖公園
    金門烈嶼羅厝媽祖公園臨近九宮碼頭,位在羅厝後山制高點,擁有俯瞰羅厝漁港與烈嶼東東林濱海公園沙灘地的絕佳視野,由福建省政府補助、金門縣政府及烈嶼鄉公所自籌經費興建而成,公園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聳的媽祖石像,可說是羅厝的新地標。這尊媽祖聖像其材質為白色的花崗岩,石象高達9公尺,基座設置三層,第一層八卦
  • 鄧長壽洋樓
    建於1921年,為新加坡華僑鄧長壽興建,戰地政務時期曾為浯江招待所,現為福建省政府管理使用。
  • 陳振芳古厝
    陳振芳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其父陳詩落曾任金城鎮總兵署基層兵員(嘉慶十四年曾隨邱良功圍剿海盜蔡牽行動),並娶同村鄉紳葉幹亭孫女為妻(當時葉家有船隊往返台金間經商,在葉幹亭五十歲壽辰時,臺灣嘉義學教諭前管寧德詔安兩縣訓導事加三級粘克成曾贈與賀壽屏風,這個屏風在葉家家道中落時由葉氏攜至陳家)
  • 斗門風獅爺
    斗門風獅爺(11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斗門原有兩尊風獅爺:一尊位於該村西北方,宗祠後方榕樹下,高約四十公分,可惜於卅八年(1949年)遺失。現存風獅爺駐守於村郊水尾宮(「靖海堂」)左後側。據《南陳文賢家陳氏家譜》序文解釋「斗門」村名之由來稱:「蓋因我祖居漳(州)時,堂名『拱斗』,遂函承其斗,曰『斗
  • 周安邦古厝
    為周安邦赴日從商後回鄉所建,建於光緒26年(西元1900年)以前。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正面下緣為石條平砌,上緣為磚花砌,側面為石塊人字砌,採用穿斗式構架,室內雕花繁多華美,具有當地建築風格特點。資料來源:文化部
  • 金門城風獅爺
    水泥牆上模樣有些不清楚的風獅爺,是金門最古老的風獅爺。據說金門城四個城門興建後都有立風獅爺,而迴向殿後方有一大一小兩尊,因戰爭緣故,大的風獅爺己不見,小的風獅爺被藏在廟裡,躲過戰火,高27公分、寬16公分,模樣嬌小。
  •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盧宅為一落四櫸頭形制,外觀簡樸素雅,僅牆規上置有「留庵故居」門匾。主屋(大厝身) 屋脊採圓脊(馬背),裝飾亦簡單,僅明間鏡面牆堵,彩繪有「卍」(萬字)不斷圖形。其墓園位於村後山坡 上,一處前低後高、座西朝東的風水地上。以花崗石材砌築,墓碑碑石頂部直角方正,銘文共分四行,中間二行楷書陰刻,左碑刻一「奉
  • 將軍第
    宅第創建人,為清代官至浙江溫州鎮總兵之盧成金(1822-1895年)。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原籍福建南安,幼隨父遷居金門。
  • 泰安宮
    主祀神佛: 聖侯恩主賢聚或稱顏厝,居民有顏姓及盧姓兩部分,明末任兵部尚書的盧若騰即賢聚人。泰安宮初建於明代,舊金門志記載賢聚有侍郎祠,祀故明侍郎王忠孝,並祀明遺老曾櫻、沈宸荃、許吉燝、辜朝荐、徐孚遠、郭貞一等,故亦稱七賢祠,七人皆明末流寓金門之士大夫。今之泰安宮,奉恩主聖侯為境主,並主奉廣澤尊王、保
  • 睢陽府
    金門民間主祀厲王爺的廟宇不少,早期都俗稱為「厲王爺宮」,近代以來,奉祀的寺廟大部分以「睢陽著節」為廟額,蓋因其來自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與許遠死守睢陽城的典故。本廟位在五嶽廟後側,早期此地臨海,故俗稱水門宮,係清初總兵衙署遷治之時,厲王爺也隨城隍廟從金門城分靈後浦,擇地水門建廟之故。之後有奎閣、五嶽廟
  • 黃天露.黃文東宅
    建於1925年,為黃文東至印尼麻里吧板經商,匯款返鄉興建此宅。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為斗砌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建築用料講究、施工精細,保存狀況良好。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浦邊風獅爺
    浦邊風獅爺(128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浦邊村背倚高地,左、前方是海灣,附近海坪是養蚵拾貝採擷海菜之區。前幾年在村郊發現的浦邊貝塚,經初步研究判斷,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此地就有史前人類活動的遺蹟。民國初年有航行金、廈的「金星輪」定期航行,雞髻頭就是本島鄉民到前往廈門轉赴南洋的一處津渡。而浦邊也因有此碼
  • 成功陳氏宗祠
    位於成功64-1號。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年),十二月二十日辰時破土,立向艮向申丑相兼三分,越庚午十月八日興工,十一月二十一日告成,原為二進,位於大東敦,又稱「南方祠堂」,係大宗宗祠,後多有修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次修建,將原有二進,在經濟拮据下改為一進,最近一次修建,於民國
  • 下蘭風獅爺
    下蘭風獅爺(106公分,石雕,坐姿雄獅)雙手捧著令旗的下蘭風獅爺,在下蘭當地為新人於婚禮當天必拜的守護神,兩足著地,雖然看起來像是站立,從側面上來看,卻是穩如泰山的「坐」在石椅之上。每年農曆的十一月廿八日這一天,村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為勞苦功高的風獅爺祝壽慶生。【地名小辭典】今日的中蘭一帶,明代時期
  • 安德宮
    安和新村於民國六十年代建成後,村內居民基於「有鄉里著有宮廟」的金門傳統習俗,於是由居民募款籌建這一座寺廟,奉祀雷、金、康三府王爺,位在該社區前側,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