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代天府
東門代天府始建年代雖然沒有確切記錄,唯據傳應始於明代,初期係主祀溫王爺,後適值池王爺代天巡狩途經此地,溫王爺乃力邀留下主持境務,共同庇佑子民,廟中主奉的境主池王爺,相傳是直接由馬巷「元威殿」分靈而來。近代以來,代天府曾於民國67年小修一次,復於82年重建今貎。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是代天府舉辦祭典的日子,
后宅風獅爺
后宅風獅爺(14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為后宅雄風獅爺的慶生活動,可以享有油麵、瓜果、牲禮等,甚至廟中遇有「做醮」慶典之際,村民更會前往「請神」,請這尊雄風獅前往接受豐盛祭品。相較之下,后宅的另一尊雌風獅的待遇,實在相差太大。不但沒有固定生日慶典,甚至連廟中慶典也遭到冷落...~>.
何肅墻洋樓
建於清代,由大陸籍匠師設計,為何肅�朁韝j陸經商賺錢後返鄉興建。1949年作為雜貨店面,名為義發商店,經營40多年,1983年曾整修。
陳詩吟洋樓
與魁星樓比鄰而居的陳詩吟洋樓,為金沙高坑鄉僑陳詩吟所建,為後浦洋樓群的代表作。洋樓移植英國新文藝復興風格,樓高二層,格局狀闊華美,前樓有俗稱"出龜"的外廊,立面塑有雙龍、花草等圖案,簷下及柱頭布滿鷹、象、花草、吹鼓手等泥塑,華洋混合,充滿異國情調。可惜洋樓未完成,陳氏即因病逝世,其後人亦因戰事走避他
陽翟風獅爺
陽翟風獅爺(12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陽翟為金門唯一同時擁有四尊「村落型風獅爺」的聚落。此尊風獅爺負責抵禦來自鵲山一帶的「後溪」所帶來的魑魅魍魎(擋水箭),渾圓身軀佇立於於陽翟南郊斜坡上風獅爺,過去曾因軍事防禦工事,而一度深埋於土中,直至七十二年(1983年)才得以重見天日。「陽翟」,今日多稱「陽
海蓮寺
金門縣佛教弘法基金會董事長悟道上人住持海印寺期間,為使金城區高齡蓮友可就近禮佛,免受路途遙遠之苦,乃於民國91年籌設新寺於金城南門,並於92年動工興建,次年慶成。
後浦基督會教堂牧師樓
西元1922年,歐陽候牧師因舊教堂不敷使用,遂發動興建新教堂之舉,教堂為西元1924年創建當時購買清代舊縣丞署原址的部份土地,興建會所及附設培德小學及幼稚園,乃於1924年落成。1934年六月黃衛民牧師,至南洋勸募,鳩工備材,興建了牧師樓。清末五口通商後,西方傳教士來到廈門與金門,惟初期與舊俗未和,
模範街
民國13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集資興建,街貌兼具日本大正風格與洋樓之美。街道兩旁皆為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洋樓,第二進為閩南式建築,外觀整齊、古典雅致,為金門最具特色的老街。近年來,老街進駐不少如情調餐廳、個性酒吧、特產商行等店家,夜裡並有華美的燈海點綴其間,呈現一股熱絡歡娛的新氣象。
珠山大夫第
珠山的大夫第式第一位旅居菲律賓的僑親薛紹贊因經商發跡,而後出前捐得的官職,(按清末內憂外患頻仍,國庫空虛,朝廷准許富戶可以用金錢捐買官爵)買得官爵後便大興土木,建築此一二落大厝的「大夫第」其屋之左有書齋,並有花園。稱為「頂書房」,珠山的下三落大碩意為薛紹贊的三弟薛紹德斥資所建,規模宏偉,佔地數畝。可
小西門模範廁
外觀乍看下,像是一座建築風格別具的古墓,但近看之後,才發現是一間露天公廁,而且還是具有92年歷史的金城鎮小西門「模範廁」,已成為金門縣定古蹟,見證華僑啟迪民智的歷史。資料來源:文化部
陳維淡古厝
創建於清代,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二櫸頭,本體牆身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木格扇;屋身構造為下緣磚牆,上緣木格扇,穿斗式,目前前埕加蓋鐵皮屋,櫸頭部分水泥粉光,門窗被國軍拆走,正廳的門尚未裝回。由於創建年代久遠,表現當地地域風貌與民間藝術特色,極具保存價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山外風獅爺
山外另一尊風獅爺(雌),便安鎮於山外村西側往太武山方向的小路旁。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山外村原有一尊風獅爺,安置於村莊內,而新的雌風獅的位置稍微向村外略移。山外—最晚在明初即已得名,位於太武山之南,古時北面尚有徑林、北青村落,由於腹地不大,不易發展,此兩村落已於清及民初消失,而山外村位其周邊,古有「金門
護安宮
庵邊、土樓、東村、西村和西埔五個村莊實係呂姓同宗分衍而成,且素以奉祀金王爺為共同信仰,自古就有輪值供奉金王爺的信俗,素稱五鄉,又為了和其他的五鄉連誼有所區別,也稱「五呂連鄉」。
慈航寺
民國七十年代初,金門縣政府基於新社區闢建之需要,由金沙鎮公所覓地於沙美舊區之北側,興建忠孝新村,基於「有宮有祖厝才成鄉里」的金門傳統觀念,遂有建寺之倡議,寺成後題額「慈航寺」,供奉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及地藏王菩薩。楹聯:大門聯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妙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大門聯
清金門鎮總兵署
一、歷史沿革「清金門鎮總兵署」之原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許獬,字子遜,號鐘斗,金門金城鎮后湖人,廿八歲中舉,三十二歲會試第一,殿試再舉二甲一名。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設金門鎮總兵署,首任總兵陳龍,考量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原有的千戶所城已不能使
許金鐘洋樓
建於1993年,為許金鐘於後浦南門的「同安碼頭」經營「協德船頭行」,往返廈門、漳州、集美、石尾,買進閩南進口貨物在金門販賣,致富後所建。
禹帝廟
「大禹治水」是中國上古時代一段家喻戶曉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其治水的功績深受民間崇敬與愛戴,被後世奉為水仙崇拜。後浦南門禹帝廟的建廟過程,源自一段「海上漁舟黑夜迷航,獲得禹帝顯聖救助,睹神光而得香木、雕神像以奉祀」的傳說。該廟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規模小且簡陋,民國六十五年擴建後,旋於民國九十年
黃天露.黃文東宅
建於1925年,為黃文東至印尼麻里吧板經商,匯款返鄉興建此宅。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為斗砌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建築用料講究、施工精細,保存狀況良好。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朝山寺
民國五十二年及五十九年春季,金門兩度久旱不雨,致使農作歉收,用水困難,朝山寺廣澤尊王奉乩起駕,前往後浦城隍廟,搭壇祈雨。第一次斷定閏四月十二日午時三刻必降大雨,當天艷陽高照,時刻一到,則烏雲密佈,頃刻間沛然大雨立至,旱象立解;五十九年第二次祈雨則預測一週內可下大雨,至第六天,傾盆大雨倏然而下。後浦四
象德宮
象德宮位在成功到尚義之間下坡處的左側,廟址所在相傳是金門南海岸四個風水靈穴之一的象穴,故廟名「象德宮」。主奉的溫府王爺,是早期福建沿海漁民供奉的守護神,也是成功陳氏先祖從晉江陳卿所奉迎過來的,成功陳氏歷代以討海維生,奉溫王爺猶如「祖佛」,所以其始建年代可能更早於乾隆年之前。關於象德宮之創建,還有一段
榜林風獅爺
榜林風獅爺(150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據傳在今榜林村西,原有一聚落,名叫「後洲厝」,其東側原係一片林木,居民稱之為「東林」,或做「珠林」,後來後洲村廢村,居民陸續從各地遷來「東林」之地開墾,「東林」諧音為「董林」,民國之後改為「榜林」,但居民乃習稱為「董林」。風獅爺為今年初(2006年)所設置,獅
孚濟廟
主祀神佛: 恩主公夏興原名下坑,與陳坑之始遷祖係兄弟,於宋代自晉江陳卿遷入浯洲定居,新居地取名陳卿,兄弟分居為鄰,為資分別,乃以陳卿分為頂坑和下坑。現在的孚濟廟原本主奉廣澤尊王,廟名不詳,而舊的孚濟廟址在現址南側百公尺處,相傳是金門南海岸四個風水靈穴之一的獅穴,民國三十八年以後,舊廟被軍方拆除,村民
東蕭風獅爺
東蕭風獅爺(64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據《浯洲蕭氏族譜》記載:東蕭的始遷祖為蕭彥友,與沙尾蕭氏始遷祖彥定為兄弟,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晉江岑兜遷入,並以其祖居地名「古榮」為堂號,以「吏部郎中」為燈號。由於本村的位置在沙美之東,故以「東蕭」為村名,以便和住在沙尾的蕭氏兄弟區別。另有一個說法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3
愛活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