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客中心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88年11月26日正式揭牌運作,專責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及經營管理。馬祖傳統的閩東石屋、海蝕奇景和飛翔群舞的燕鷗,共同構築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麗景致;而道地的福州美食,也散發出誘人的獨特風情,吸引文人與饕客流連忘返。不同季節造訪馬祖,均有滿坡縱情綻放的野地花朵,讓人彷若置身於海上花園
  •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媽祖巨神像
    馬祖除了是世界唯一有媽祖靈穴之地,島上還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內有全世界最高的媽祖石神像。相傳農曆9/ 9是媽祖得道昇天的日子,馬祖每年在此時都會舉辦「媽祖昇天祭」活動,遵循古禮的祭祀大典隆重盛大。
  • 靜伏鱷魚
    位於西引島清水澳西側的鱷魚島,為一塊深入海中的陸地,由於遠看外貌形似一隻靜臥的鱷魚,因此將這塊陸地取名為「鱷魚島」,又稱「靜伏鱷魚」。鱷魚島在當地有個既有趣又帶點恐怖的傳說,相傳古時有隻兇猛無比的鱷魚長年在清水澳作怪,漁民們不堪其擾,幸好有玉帝施法收服這條巨鱷,並且將牠化為石身,讓它魂歸清水澳西岸,
  • 白馬尊王廟
    除了馬港天后宮,馬祖居民另一個信仰中心就以白馬尊王廟莫屬了。馬祖除了歷史文化,飲食與建築也深受福州影響深遠,就連當地最重要的主神「白馬尊王」也是從福州分祀而來。白馬尊王在明清時期,先由福建分祀南北竿,再分祀東引,目前則是馬祖諸島最常見的神祇,各島居民所建的大小廟宇,或是家中參拜的總數量甚至超過媽祖,
  • 燕秀潮音
    燕秀潮音為一處天然形成的濱海風洞,藉著谷底裂縫與大海相通,每日潮汐引發潮水灌進谷底,潮浪撞擊岩面引發迴響,故名「潮音」。至於「燕秀」乃本地方言「燕巢」之意,由於本島海風強勁,燕子多無法在屋簷下築巢,昔日都棲息在山谷中,國軍進駐後,常在附近舉行實彈演習,槍砲聲隆隆巨響,使得燕子飽受驚嚇,後來便不在該處
  • 和尚看經
    位於西引島「二六據點」山坡聳立著一座巨石,從中柱港向西望去,巨石的外貌彷彿一位定力高深的僧者,冷看世間俗事,正氣定神閒地看著經書,當地居民因此取名為「和尚看經」。「和尚看經」自二六據點居高臨下,掌控各型船舶進出中柱港,落日時分,霞光滿天,從南澳遙望「和尚看經」,襯托夕陽景致,更是動人。因此1960年
  • 感恩亭
    島上感恩亭內故總統 蔣經國先生之塑像巍然面南端坐,「親切自然,奉獻犧牲」代表其一生為國付出之精神。登上感恩亭可綜覽東、西引360度全景,海面視野遼闊,夏季波光粼粼,冬季時海風淒冷,各有不同感受。
  • 海現龍闕
    位於加油站旁的小徑下方,風虎角的東側海濱,因迎風面之岩體經年累月被狂風夾帶巨浪沖擊,將海濱之花崗岩地質地盤,沖刷出一條寬度逾丈的缺縫及一道海蝕門。每當風浪稍大,黝黑的岩石在風浪中若隱若現,風平浪靜時則能觀賞到岩層豐富的節理,每當霧季時,浪花滔天,則彷彿可以看到一條海龍翻騰戲水,因此得名「海現龍闕」,
  • 忠誠門
    忠誠門為一仿古半圓形城牆式的建築物,城牆頂上持槍阿兵哥雕像,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英勇姿態,昔為東引島的門戶,自中柱港完成後,已失去原有功能。穿過城門,拾階而上,即是島上繁華一時的「中路」,此區保留較多傳統閩東民宅,以花崗石為建材,樸拙堅實,頗有「戰地九份」的風味。爬上城門,雕像旁更是俯看中柱港的
  • 馬祖壁山觀景台
    壁山海拔298公尺,雖然是馬祖地區最高的山,但相當適合登山初學者攀爬。山上碉堡林立,最高點的指揮部為北竿防禦核心,與南竿相互呼應,箝制整個馬祖海域,是馬祖列島軍事重地之一。
  • 后澳
    西引后澳的海蝕地形相當豐富,有海蝕洞、海蝕門與海蝕柱等,是觀賞海蝕地形的最佳去處之一。海蝕洞的形成,是由於突出海中的岬角被海水沿著破碎的節理或岩層中較軟的部分,日積月累地侵蝕,崖壁被掏挖而成。若侵蝕作用繼續進行,海蝕洞被侵蝕穿透,則形成海蝕門。若海蝕門的門頂無法支撐而坍塌,或岬角的中段被侵蝕崩落,使
  • 四維夫人村
    位在南竿西端的夫人村,人煙十分稀少,過去曾有20餘戶人家居住,居民超過100人,但在1970年左右,夫人村和其他村莊一樣,人口開始大量外流,以致慢慢變成荒村,使得這座美麗的澳口,因此淹沒於荒煙漫草間長達2、30年之久。夫人村靠山面海,前頭就是臺馬輪停靠、目前小三通的聚集地點-福澳港,寂靜的小村落,加
  • 芹壁聚落(芹壁村)
    芹壁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原本因人口外移出現的空屋群,在政府的修繕下,再次改建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芹壁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房屋上突兀的裝飾標語,更讓兩岸三地的大眾遊客們,不由得會心一笑。
  • 四維村落日步道
    「四維」舊稱為「西尾」,源自於該村落位在南竿島之西尾端,因此取其諧音為西尾,直自國軍開始進駐後,才因此改名為「四維」。由於人口外流,四維村老成凋零,如今只有3、4戶人家,平日進入村中,格外寧靜寂寥,有著一股難掩的寂冷滄桑與孤單落寞。國軍退守馬祖後,居民更是紛紛移居外地,聚落便荒廢至今。馬祖國家風景區
  • 北海坑道
    (※目前整修中暫停開放) 冷戰時期因戰備需要,軍方計劃將船艇「藏匿於九天之下」,所以在北海挖山鑿壁,建構一座地下坑道和碼頭。東引北海坑道興建於1968年,完成於1970年,坑道全長約193公尺、寬10公尺、高12公尺。當年施工時,除了以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使用鐵耙、圓鍬、十字鎬等,一鑿一斧,開挖花崗
  • 馬祖故事館
    馬祖故事館位於馬祖日報社的社址中,為留存及見證馬祖成長的故事,馬祖日報社計畫性建立歷史資料儲藏庫,著手進行包括出版馬祖老照片故事專刊以及馬祖新聞故事選集、成立馬祖電子報、設立馬祖日報智庫以供各界閱覽下載使用等等;2005年,馬祖日報社向中央提出了興建報史館的構想,後來獲得文建會補助經費,將報史館的概
  • 碧園
    碧園位於午沙村東北方山坡上,為一傍山坡而設之休憩公園,園裡遍植相思樹、苦楝樹,綠意盎然,是全北竿最重要的植物生態公園,集合了地區具代表性的植物,像是薜荔、海芙蓉、紅花石蒜等;蕨類資源也尤其豐富。碧園內設有階梯及小橋。 園內豎立著一座因公殉職陣亡官兵紀念塔,建於民國49年,莊嚴肅穆,供人憑弔崇仰。碧園
  • 牛角聚落
    南竿全島狀似一頭犀牛,東北角上的聚落,是早年從事海上作業時,因望著油庫坑道所處的岬角,形勢像是牛角,因而得名。 牛角的歷史,最早可以朔源自清代,來自長樂、連江、泉州等地的漁民,相繼移駐此地定居;由於牛角澳漁業興盛,在1960年以前,這裡一直是馬祖第一大漁村。長期以來鄰近海域魚汛不絕,抗戰時期馬祖更是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在99年03月29日正式揭牌,本館坐落於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園區內,位處大沃山12據點處,天氣晴朗時,遠眺大陸海岸線,相對於對立時代的緊張氣氛,更能與「戰爭和平」主題相異其趣。 該館以「感動‧回憶」為主題,分成:緣起、軍事沿革大事紀、軍用品展示區、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透過文字及影像
  • 東引遊客中心
    東引遊客中心位於南橋直升機場下方,臨近東引中柱港,興建完成於2003年。不同於其他遊客中心的閩東風格建築,東引遊客中心矗立在山頭,為了防止強風侵襲而做伏低設計,但鮮豔的橘色屋頂在一片綠意中特別顯眼,從中柱港抬頭便可望見,做為導覽遊客的目標物十分稱職。 東引遊客中心還兼展示的功能,甫完工的二樓,以燈塔
  • 福山照壁-枕戈待旦
    當臺馬輪駛進馬祖福澳港之際,4個紅色大字-「枕戈待旦」-立刻映入眼簾,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目前可說是進出馬祖門戶最負盛名的意象地標之一,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共享美譽。「枕戈待旦」下方則是蔣公紀念園區,白色階梯看似一條白龍纏繞在巨岩上,非常醒目。這座福山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山頭上的「枕戈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的前身為北竿大沃山,於民國92年開始進行規劃,包含06、08、12等三個據點,總面積約38.8公頃。經過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策劃建設,最後以08據點的完成畫下規劃句點,搖身一變成為全國首座以軍事與和平為概念的戰爭紀念公園,其佔地廣闊、規模壯觀,完整塑造全國首座戰爭公園的雛形。 為戰略
  • 蔬菜公園
    蔬菜公園位於連江縣政府正前方,公園內地主眾多,整合不易,難以開發為商業用途,於是縣政府將周圍加以整理美化,並給它一個「蔬菜公園」的響亮名字,全世界獨一無二,位在精華商業地帶,以季節蔬菜為主的公園誕生。 蔬菜公園所生產的作物,幾乎都送至不遠處的獅子市場販賣,成為馬祖人桌上的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