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鎮西宮
    南山鎮西宮始建於明代末年,主祀的池王爺蓋由同安馬巷五甲街元威殿池王爺祖廟分爐而來,鎮西宮自明代初建後,歷經清代二百多年之多次重修,民國二十九年再重修奠安,八二三砲戰期間廟體受損,復於民國八十年以鋼筋水泥重建今貌。
  • 順濟宮
    順濟宮主祀媽祖(聖祖媽、大媽、二媽)、觀音、三太子、千里眼及順風耳,由水仙王公及註生娘娘陪祀。
  • 武帝古廟
    武帝古廟即古之關帝廟。相傳江夏侯周德興建金門城後,為抑制「金門城出兩帝」的絕佳風水,乃在城內建上帝宮(玄天上帝)及關帝宮兩廟相背倚,以表示「兩帝都已出現」之意,藉以化解未出現的兩帝。經過明末清初戰亂兵燹,舊廟頃圮後幾經重建。民國五十年代金門酒廠拓寬道路之際,將武帝古廟遷建於現址,民國八十四年再經過重
  • 薛永南兄弟大樓
    此洋樓為清光緒年間薛永南兄弟赴菲經商致富所建,每層一廳四房的傳統格局、連續拱型柱,乃至於作為守衛瞭望之用的更樓,在在透露著古意;若是登上2樓,則可在外廊上欣賞以宗祠為中心的珠山聚落。
  • 陳德幸洋樓
    建於1926年,為金門島東邊最早興建的民居。
  • 王金城洋樓
    建於1932年,為王金城赴印尼工作僑匯回鄉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兩層樓出龜洋樓,加1層後落以及左護龍。本體牆身材料為正面下緣堵石、上緣紅磚雕磚及彩色磁磚,側、背面採下緣石條,上緣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
  • 張璋滿古厝
    建於1876(光緒2)年,1879(光緒5)年竣工,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於清末返鄉建造,國軍駐金後曾作為連部住所,至八二三砲戰後遷離,1969年翻修屋頂,2002年再次翻修屋頂及部分牆面。平面格局為二落。資料來源:文化部
  • 呂克平古厝
    位於東村35號。1840年左右,呂克平先生至印尼發展,在當地從事橡膠採集業,發達後將海外的事業交給其子呂明欽接管後回到故鄉金門,並興建 此宅。呂克平古厝為一棟二落大厝,左側加建護龍疊樓及外護龍,由於主屋右側未加蓋護龍,整個建築格局呈現不對稱貌,這在講究對稱的金門傳統二落大厝建築中實屬罕見。前留有院牆
  • 謹慎堂
    建於清光緒年間,由李家兄弟興建,李家兄弟中有人任職醫生,因醫治病患獲贈「謹慎堂」門匾,建築物的木料由漳州運來,石材由石碼運來,戰時部隊駐紮將牆壁裹上海土破壞並佔用。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雙護龍,本體牆身材料前落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條平砌,側面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塊人字砌,屋身構造明間皆採硬山擱檁
  • 黃偉墓古蹟群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汶水頭(今後水頭)人,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曾任泉州府吏,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治獄以清、慎、明、恕著稱,後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因當道所荐而改知松江府,屢有治績。後因直疏無諱,不附和當道,返鄉養親講學。在黃偉的
  • 張氏古厝
    屋舎竣工後為同宗多家共同居住使用。八二三炮戰前國軍駐紮,在戰役時曾被槍械彈藥擊中,牆身有多處彈孔。蔡玉羨女士之夫曾對屋舍進行整修,1960年度曾補助修復。現閒置,前院作為養雞使用。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景山宮
    一般人所說的內洋,實包括東山、內洋、東溪三個村落,景山宮則是這三個聚落共奉的一座寺廟,奉廣澤尊王為境主,並主奉林府千歲、邱王爺、大道公、黃金高三姓王爺、朱刑李三王府、邵金邱三姓王爺和護國羅舍人,還有一尊與田浦、大地、新前墩、東沙尾等五個村落輪流供奉的「五鄉太子」,這尊太子爺由五鄉分為七鬮,大地、內洋
  • 惠民農莊
    由建華往下湖方向連接五里埔一帶自古以來即為無法耕作的草埔地,風沙很大;惠民農莊原屬西埔,附近村民稱為赤土。民國55年時,附近一座高爾夫球場作廢,當時司令官下令還給老百姓耕作,是政府鼓勵墾荒放領公地之後,最早成立的農莊,由於是嘉惠無田可耕的縣民,富裕民生,因此命名為惠民農莊。目前農莊有13戶居,每戶在
  • 石門關
    前往海印寺必先穿過一拱形石門,如出入的關口般,而稱之石門關,為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石門關以厚實工整的花崗石砌造,上覆反宇屋頂,四端翼角微翹,頗有輕盈之美;橫額上有明朝忠臣盧若騰手書的"海山第一"四字,現列為縣定古蹟。
  • 洋山風獅爺
    營山風獅爺(132公分,石雕立姿,雌獅)  筆直圓形的柱狀身軀,加上細膩而傳神的雕刻,構成了營山村風獅爺鮮明的形象。在營山往九女山的路旁,可輕易的見到這尊守護營山村落的風獅爺。  每年逢五月五端午風獅爺生日時,村民總不忘準備三牲犒賞風獅爺一年來的辛勞。【地名小辭典】  因本村位在營山之下而得名,或稱
  •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134公分,石雕、蹲距雄獅)位於呂厝「朝山寺」左前方的風獅爺,可別看他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這尊風獅爺,可是打從明朝便供奉於此。話說明代陳禛(官至刑部員外郎),死後便葬於浦邊與后宅兩村間之黃龍山,此墓穴名「仙人覆掌」,墳前文筆、石羊、石馬今日俱在,民間習稱此類古墓為「馬仔墓」。據傳墳前
  • 白氏先祖草寮舊址
    建於清初,村老傳說,宋末以前水頭尚無人居住之際,有一大陸白姓漁夫到水頭海岸捕魚,為了避風在此居住,為水頭村最早的居民,但沒有長久定居,因此今日水頭無白氏後裔,而後的居住者是來自金門東沙社的王氏裔孫,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加左突歸、牆規,本體牆身材料為出磚入石砌、紅磚斗仔砌、
  • 復國墩觀海台
    金門考古研究,受到戰火影響,在民國六十年代才陸續展開,其中在復國墩遺址、溪邊海水浴場海岸發現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貝塚,相當激勵台灣考古界,遺址地後挖出紅色和黑色陶片若干,最遠可追溯到與台灣及福建同時期的新石器時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李慶堯博士,曾在金門南海岸聚落發現植物印痕化石,經初步判斷,年代超過一
  • 東村風獅爺
    東村風獅爺(50公分,石雕、蹲距雄獅)  根據「呂氏本源」族譜記載,宋初呂氏天申房裔孫惠卿(號藩溪),移住浯江太武山之東,其一子克椿,亦住浯江「東倉」,位在西倉村之東……可能因此得名。  東村、西村開基俱兄弟輩,比鄰而居,「東倉」一名始自宋代歷經元、明、清、民國,並無改變,直到晚近才因諧音,改寫為「
  • 雙鯉古地關帝宮
    古寧頭又名古龍頭或佳里頭,包括南山、北山和林厝,昔有一灣海水蜿蜒於南、北山之間,形勢宛如反向頭尾互咬的一對鯉魚,故名曰雙鯉湖,湖與海之間有浮出水面之小沙洲,宛如出水蓮花,勘輿家謂其如雙鯉迎珠,故在此建廟曰「雙鯉古地」,奉關帝爺為境主,陪祀關平周倉,是古寧頭南、北山和林厝所共奉之神明。廟始建於清乾隆十
  • 妙香寺
    主祀神佛: 蘇王爺有一段時期,西埔是一個軍人多、居民少的聚落,現在的西埔居民,大概也不滿十戶,主要是由於人口大量外移南洋的緣故。妙香寺規模也很小,供奉蘇王爺和三尊觀世音菩薩為境主,另奉六姓府、朱府王爺,較特殊的是廟裡陪祀一尊「妙香寺先生」,而這位先生並沒有較詳細的資料。
  • 源山宮
    主祀神佛: 李將軍源山宮現址原建有復國廟,係民國七十年代昔果山余姓居民從西浦頭李光前將軍廟分爐而來,奉祀李光前及李、趙兩位將軍。民國95年源山宮拆除重建,經境主法主天君指示,池王爺欲駐村,全村乃發起募款重建,改廟名源山宮,殿內主祀池王爺及李、趙兩尊將軍神像。
  • 廣濟廟
    廣濟廟奉祀境主王公王娘,早期原建有一座「王公廟」和一座「水尾宮」,清末民初以來,居民謀生不易,加上戰亂相循,無力整修,舊廟相繼倒塌,到民國五十年才在現址重建王公宮名「廣濟廟」,合眾神明為一處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