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北投公園
    「北投」總是給人說不完的人文、傳說及故事,下了新北投捷運站,跟著裊裊的溫泉煙霧前行,前方滿是綠意的溫泉鄉美景,就是北投公園。 北投公園由北投1、2、4、54、55號等都市計畫公園所組成,面積達6萬1,129平方公尺。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本校創立於西元1895年,初名芝山巖學堂,翌年改稱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9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1927年分割為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的前身,南門校區)、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芳蘭校區),1943年兩校再合併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音響機器人
    『音響機器人BIGPOW』是個樂團,包括主唱BIGPOW和合音TWINPOW-L & TWINPOW-R共三個成員。他們超喜歡音樂,喜歡自己聽,更喜歡把音樂分享給大家。
  • 台灣精品館
    「台灣精品館」自2011年12月26日開幕,為全台首座彰顯台灣精品「研發創新、設計美學、品質精良、行銷全球」的創新園地。館內1樓大門入口面對花博公園,2樓展館有長期展示區(資通訊展示區、運動休閒區、文創區)及短期主題區(每季更換展品)。 建物由國內知名建築師簡學義先生於花博期間建造,全館採全玻璃帷幕
  • 原臺北北警察署
    日據時期的臺北警察署分為南署與北署,北署位於大稻埕,以該區多為臺灣人聚居並為北臺灣經濟重心,為控制治安而設置。大稻埕地區地區為日據末期臺灣民主政治社會運動的發源地,許多臺籍菁英因鼓吹其理念,不見容於日總督府而被捕,監禁於北警署。名醫蔣渭水即曾出入該警署達四次,於獄中著有拘禁臺灣人之觀察文章,發表於當
  • 新店溪、大漢溪與淡水河自行車道
    這段由大稻埕碼頭沿著延平河濱公園所興建的自行車道,在遊騎之餘還可以走訪相鄰的文化古蹟,在動靜相宜的休閒活動中,既可強身還可陶醉於文化洗禮。周邊著名的文化觀光景點,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酒泉街方向的臺北孔廟、保安宮等景點,從中體驗文化饗宴。沿途景觀包括大稻埕碼頭咖啡廣場、唐山帆船
  • 青邨圓講堂
    1.圓講堂位處中山樓中軸線前方不遠處,南朝紗帽山,為一具環狀迴廊之二層圓形講堂建築。外貌風格與中山樓、國建館相似,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與中山樓、國建館同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圓講堂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視聽教室使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
  • 行政院
    行政院大廈在日據時期為臺北市役所,臺北的發展在一九二0年為一轉捩點,當年臺北改制為市,因而開始籌設市役所,原先為磚木造,至一九三七年開始興建新廈,至一九四0年底才告峻。
  • 河濱自行車道
    臺北的河濱自行車道規劃得相當完善,有提供民眾租車服務,可以一路環遊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共111公里水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河川沿線有豐富的自然、古蹟等美麗景觀,除了提供市民休閒時的最佳去處,也能看到一個城市發展的軌跡。而圓山、大直到內湖一帶的河濱,在整治後樣貌截然不同,騰出了寬敞的行水區,
  • 通化公園
    本公園位於文昌街與通化街口,於民國76年建立,原命名為「文通公園」,面積1,180平方公尺,後改「文通公園」為「通化公園」。通化公園外側之文昌街為臺北市著名的「家具街」,隨處可見販售各式家具的店家,而不遠處則是具有客家文化的臨江街夜市,是臺北市有名的夜市,近200個攤位的各種美食小吃,讓許多臺北人流
  • 台北故事館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為當時正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  
  • 國父紀念館
      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偉大人格及革命行誼並發揚其思想學說,政府於民國53年開始籌建國父紀念館。除供海內外人士瞻仰 國父之用外;並兼具文化藝術教育、生活休閒及學術研究之功能。
  • 大安樹
    大安樹以木棉與小葉欖仁為枝、幹體裁,利用小葉欖仁的水平側枝特性以半反射鏡營造另一度空間的森林,鏡面會隨著四季樹容反映不同的風貌。而夜晚燈光亮起,如同黑幕樹叢中的燈塔,為捷運列車指引方向。
  • 青田街8巷10號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建築形式完整。
  •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結果可知,圓山文化遺址的分佈範圍較廣,在芝山岩山頂、山坡及至誠路及雨聲路環山道路兩側均可見之。而芝山
  • 古亭河濱公園
    古亭河濱公園位於永福橋至中正橋間,單車從思源街沿著自來水博物館方向騎到底就可進入園區內,斜坡道種植灌木排列出「古亭河濱公園」字樣別具巧思。夏日午 后,避開烈日,來這裡吹吹風,公園內有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等一應具全的運動設施供市民使用。古亭河濱公園綠地廣闊,橋下有涼風習習。喜愛來此地打球的 球友都知
  • 原民生活美學館
    風味館又名原住民風味館、位於台北市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內,在2010年為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館。展期結束後,由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接手經營,以「分享、多元及創造」的經營理念,介紹原住民瑰麗文化及產業實力,展現原住民風味。風味館外觀仿照六朵牽牛花花瓣的香蝶綻放,且具有涼亭意象的傘狀建築,手工竹編屏風
  • 幾米月亮公車
    為響應臺北市政府所推行「2016 世界設計之都」的理念,房仲企業與插畫家幾米合作,以繪本《月亮忘記了》為主題,設計出幾米月亮公車。「幾米月亮公車」由熊熊司機領航,從「遺忘站」開往「記住站」,裡頭搭載了抱著圓月的小男孩,車廂中充滿五彩繽紛的魔法書與活潑有趣的小角色,公車後方還有一顆顆反射出週遭景象的微
  • 仙岩公園
    仙岩公園占地面積6,620平方公尺,外圍四邊型植栽區域形成公園環狀綠色廊道,園內廣場以兒童遊戲區為主體,圍繞遊戲區之步道及植栽空間層次清楚,有一座小山丘上有白色八角涼亭及小型環山步道環繞,提供附近居民登高健行之樂 本公園植物種類有宮粉仙丹、粗肋草、朱蕉、桂花、合果芋、姑婆芋、天使花、伏石蕨、櫸木、黑
  • 臺北孔子廟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昭和五年(1930)建儀門、大成殿、崇聖祠及兩廡,並舉行祭典,後因捐款頓挫直到昭和十四年(1939)才完成其餘建築。臺北孔子廟
  • 下內埔營舍
    下內埔營舍乃早期國軍工兵自建之營舍,係磚牆與木桁架屋頂構造物,嗣後成為單身退員宿舍使用,建物南北向,成平行式佈局,保存非常時期退員生活文化、記憶、空間之環境氛圍,具歷史意義與特色。
  • 艋舺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從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開始,到1740年落成。
  • 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浴池
    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浴池位在北投公園中,以公園入口為起點,向地熱谷方向走,大概15分鐘就到了。 1999年12月才開放的園區,恰逢千禧年,所以又稱作「千禧湯」。佔地大概1000平方公尺,整體仿日式的建築設計,以原石、木材等自然材質為主,票亭跟廁間屋頂則用黑色文化瓦,洋溢著日式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