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台北西門町商圈
小香港(片倉通) 真正「巷子內」的年輕人,一定知道小香港,成都路27巷,彎彎曲曲的小道,是清朝時期留下來的街道,雖是窄小巷弄,機能健全,舉凡旅店、餐館、小吃、服飾……等,應有盡有。
劍潭寺
創建於明鄭時期,歷經清初乾隆三十八年及道光二十四年重修,規模漸趨宏偉,至日據大正十二年,由名匠陳應彬主持大修,格局擴為三殿式,中殿為八角形,左右設置鐘鼓樓,廟貌極為華麗。但至一九四0年,因其址靠近日人所建之臺灣神社,乃被勒令拆遷至大直今址。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
原名「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2015年1月1日起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藏十分豐富,除了收藏臺灣的偶戲外,也有來自不同國度、不同風味的戲偶,共珍藏了5000多件偶戲珍品,偶戲館共有4層樓、約200坪的使用空間,內有雕刻工坊、DIY教室、偶戲特展室、精品典藏空間,以及適合各類專業演出
琉園水晶博物館
琉園水晶博物館為臺灣第一座水晶玻璃博物館,館內1樓為吹製工作室、玻璃教室、琉園經典區。館內2樓為中西玻璃藝術史、玻璃技法展示區、脫蠟鑄造展示區、國際玻璃藝術典藏展。 在這裡,除了可以了解中西玻璃藝術史、清楚玻璃製作技法、看到當代國際玻璃藝術大師的作品,還可以親身經歷玻璃製程,有現場的玻璃吹製示範,還
新芳春茶行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
延平河濱公園
延平河濱公園保留了臺北人早年的生活記憶,朝著淡水河口方向前進,路途中可遊遍整個大稻埕地區的文化古蹟景點,像是迪化街、霞海城隍廟、臺北孔廟、大龍峒保安宮等,有助於民眾尋回老臺北的記憶。在起點大稻埕碼頭也有許多遊憩設施,包括藍色公路乘船碼頭、咖啡廣場、唐山帆船。假日時租台自行車,聽風賞景,同時在露天咖啡
袖珍博物館
「不是你變大了,而是在這裡世界都變小了。」在林文仁、林楊錦梅夫婦創辦的袖珍博物館,不僅將興趣融入生活,也將這個充滿驚喜、細膩的小小世界搬回國內,賦予每位參觀者都能擁有美夢幸福的感受。在館內,可以看到林文仁夫婦走訪各國蒐集的珍貴收藏、欣賞歐美各國袖珍藝術家的作品。 目前館藏品已高達200餘件,其中包括
臺北啤酒工廠
蝦米尚青?臺灣啤酒尚青!這是非常著名的廣告。臺灣味的臺灣啤酒製酒廠,就是臺北啤酒工廠,前身為日據時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創建於西元1919年(日據大正8年),為日據時代臺灣唯一的啤酒製造廠,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啤酒廠齊名。 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局接收,專賣局在兩年後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啤酒廠改名
原專賣局臺北後站倉庫
1.為1912年之前建築,屬日據局臺北菸廠靠近火車站的倉庫,鄰近車站附近之僅存建築物。2.具有倉庫建築之基本特色,大跨距、木桁架、格局方正,可與新建築整合開發,增加文化保存意義。
臺北松山機場觀景台
臺北國際機場觀景台於2010年11月重新開放,位於第一及第二航廈間3樓,占地約545坪。觀景台植栽美化,採用適應台灣氣候的鐵木,具低輻射熱的好處,此外為符合國際機場的形象,特別選用世界級西班牙設計大師Alexander Lotersztain所設計,取名"Twig"(意為嫩枝),
北投綠建築圖書館
北投除了是知名的溫泉區,還擁有全臺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 這座特別的圖書館就位在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裡面,和溫泉博物館為鄰。
梅庭
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梅庭」為一
士林公有市場
士林公有市場位於慈誠宮之前,在清代士林建街時,慈誠宮位於市街中心,其前廟埕即為熱鬧的市集。
陳悅記祖宅
陳悅記祖宅為臺北名儒陳維英之家宅,它是大龍峒地區清代文風鼎盛的象徵。陳維英於清咸豐九年(1859)考中舉人,一生致力於振興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的美譽。曾任閩縣教喻,艋舺學海書院和宜蘭仰山書院院長,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原建築創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
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位於迪化街1段的霞海城隍廟,建於西元1856(咸豐六年),占地約46餘坪,雖沒有巍峨之廟貌,然其信仰圈極廣、香火鼎盛,每逢迎神賽會總是熱鬧非凡、位為地方大事,與大稻埕的地方發展息息相關。
劍潭古寺
劍潭有一段傳奇,傳說鄭成功有一次領兵經過此潭,潭中時有蛟龍之類的水怪興風作浪,害人無數,鄭成功把腰邊佩掛的寶劍,往潭中蛟怪擲去,從此潭水平靜,而此潭也因鄭成功的擲劍平妖,而名為「劍潭」。 推算劍潭古寺的年代,於臺灣府誌說「觀音寺,在八芝蘭劍潭」。按淡水廳誌記載「劍潭寺,乾隆38年,由吳廷誥等人捐建。
臺北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的建築深受歐陸古典風格影響,最大特色為立面有陡斜屋頂、斜屋頂上的老虎窗、石造拱廊柱等。仔細再深究建築,外牆採用的是石木混合構造,內牆則飾以石灰粉刷,一樓為唭哩岸石條疊砌築造,形成古典式四柱三間石造拱廊騎樓,拱圈與拱圈交接為觀音山石承接石柱構造。騎樓天花保有木材拼組而成菱形幾何圖案的天花板。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華江橋附近的廣大沙洲濕地一直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年9月至次年4月,都會有數以千計的雁鴨科與鷸行鳥科等鳥類來造訪。考量環境的保育與維護,根據生態資源特性,及不影響動植物棲息情況下,將本公園規劃成核心區、緩衝區與永續利用區等三區。核心區為主要的濕地復育區,主要進行鳥類棲地的復育與維護,故不對外開放,在
吟松閣
位於北投區幽雅路二十一號的市定古蹟「吟松閣」,興建於一九三四年,為目前臺北附近所存的少數日本式木造旅館。其建築物及庭園造景深具日式風格之代表性。主體建築多為鋪黑瓦平房,部分為二樓,外觀極為幽靜而典雅。
學學文創
內湖的學學文創是一間定期舉辦許多藝文與生活風格的講堂,從各種創作實務課程到文化觀念,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文化學習,於1F入口大廳處,則規劃有展覽場地「學學舞台(Xue Xue Stage)」,以「創意」、「文化」、「美學」為主要核心進行展演活動,空間設計融入現代時尚。聽完講座、看完表演還可以到二樓
蔣渭水墓園
蔣渭水先生於日治時期為臺灣民主運動先驅,曾組織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喚起臺灣人民族及民權意識,對臺灣民主運動影響深遠;1931年逝世後原安葬於大直山公墓,1942年因設置要塞被迫遷移,1952年經友人募款遷葬現址,立碑紀念,碑上有前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陳誠提「革命先烈之墓」,下錄刻蔣氏遺囑。
士林神農宮
士林神農宮俗稱「舊街廟」,與芝山巖惠濟宮、新街慈諴宮並稱為士林三大廟,也是廟齡最古老的一座。根據現存清乾隆年間的《芝蘭廟碑記》得知,最早可追溯至康熙48年(1709年)的下樹林埔「福德祠」,但因乾隆6年(1741年)被大水沖毀,遂由地方人士,將廟遷建於芝蘭街重建。神農宮古稱「芝蘭廟」,因早期奉福德正
臺北機廠-柴電工場
臺北機廠配合動力柴油化的技術發展,因原有工場不敷使用,於1959年建立柴油電力機車維修中心。柴電工場屬於二次大戰後所建之大跨距RC構造建物,兩側開窗及太子樓等建築設計元素,具有鮮明的入口意象。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愛活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