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二溪大匏崙公廨
    祖靈稱謂:篤加阿立祖、太祖 歸屬族群:目加溜灣社 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祭典儀式:生日、換向、換青。有點香、燒紙錢的習俗。 祭品:米糕、油飯、檳榔、米酒、紙錢。 交通狀況:走八十四號快速道路,看到「大匏崙?二溪」即下快速道路往二溪方向行駛,五十公尺後走又邊的產業道路,約行百公尺後,在第一個大轉彎第一
  • 樹谷生活科學館
    面積有250 公頃的樹谷園區,除了150 公頃做為生產用地使用外,其餘100 公頃的規劃皆是樹林、綠地、大型公園等設計,是全台灣第一座以「樹」為主角的生態工業區。園區內有樹谷生活科學館,是台灣首座以骨骼標本呈現生命與環境關係的博物館,館內主要介紹從恐龍時期到人類現在的演進過程,可以結合了生物、考古、
  • 全台吳氏大宗祠
    全台吳氏大宗祠目前以正堂作為主要空間,前有庭院,大門則為精緻的洗石子之作。 正堂面寬三開間,中間門楣高懸〔記首世家〕匾,簷廊兩側牆上之石雕為歷史文物,泥塑則為近作,大堂之內中央為吳姓始祖畫像,置於精緻之神龕中,左邊陪祀保生大帝,右邊陪祀吳鳳,二者皆繪有故事彩繪,均為名師潘麗水之作,正中央樑上並懸有一
  • 岳王廟
    本廟落成於道光廿八年,本地在鄭成功來台後,堪稱府城外之大街市,而南潭過港仔(郭光侯住處)有港口給大陸來台小帆船停泊,而繁極一時,本廟所在地為「六甲店」概因當時此地有一條街道,兩旁多店鋪日常買賣活絡,故得名,延稱迄今。本廟主祀岳飛(追諡岳武穆王)是國家認定之民族英雄,自民國六十八年已於每年農曆二月十五
  • 竹門綠色隧道
    筆直的南90線的中段,西可接南89線上的玉豐派出所,東可抵竹門國小,為白河地區完整幽美的綠色隧道。線兩旁種滿高大的芒果樹,是日明治年間日本政府發動民伕修建的戰備道路,以供戰時部隊快速調度,有軍事用途考量,所以路特別的直。路兩旁的芒果樹也是那時種下的,歷經近百年,如今幹粗葉茂,蒼勁挺拔,濃密的枝葉末梢
  • 新市教會
    「新市教會」位於台南市新市區,於1897年設立。1890年代,一位出生於新化鎮新和庄的信徒戴氏由女士,前往番仔厝(現新和里新店一帶)傳福音、作見證、為病人祈禱,並時常請宣教師前來佈道,新店遂成新市教會福音的發源地。1897年當地的初代信徒劉烏定先生,奉獻土地與茅草屋,做為信徒聚會禮拜之用,這一年即為
  • 龜丹休閒體驗農園
    龜丹溫泉位於楠西區龜丹里東方山谷中、龜丹溪與曾文溪之上游處,是一個隱於山谷河床中的露頭溫泉。溫泉源頭位於龜丹溫泉橋開始溯龜丹溪,到達兩溪交會處,溫泉從中新世的泥岩地層中湧出,泉質為中性的碳酸氫鈉泉,清澈、透明、無味,夾有氣泡湧出。擁有豐沛溫泉資源觀光旅遊局初估溫泉量為5000公噸,發展潛力無窮,後續
  • 新化武德殿
    「武德殿」建於西元1925-1928年間,其位於新化區中正路與和平街口的舊消防隊旁,於日治時代為劍道、柔道訓練場所。結合鄰近新化老街、新化街役場及楊逵文學館,塑造一個多樣的新化老街文化園區。傳統日式社寺與現代之建築融合形式。(資料來源: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網站)
  • 萬福庵照牆
    萬福庵原係明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擢拔,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十年(西元一八五八年)阮駿鎮守舟山,誤中敵計,陣亡海中。到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來台驅荷。三年後,阮駿夫人與明宗室後裔、遺老等隨鄭經
  • 王姓大宗祠
    在清領時期,台南市曾建有黃、石、劉、林、梁、吳、施及陳等幾個宗祠,至今只有吳姓及陳姓、施姓宗祠尚存。王大宗祠是臺南日治時期興建的宗祠之一,然而在其他宗祠紛紛改建之際,其價值就更顯得重要。而宗祠所在之佑民街,也是重要之古街道。目前此宗祠平日大門深鎖,只有過年過節才會有族人回來打掃祭拜。 王姓大宗祠約興
  • 大鼓山慈媽宮
    祖靈稱謂:老君、太祖媽、三十六太師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 祭典儀式:三向、「老君」有祀壺也有神像。 祭品:純傳統 交通狀況:由新化國中大門口沿著南168縣道,順著往大坑尾農場方向前進,沿途經過口碑國小、大坑尾,約行六點五公里就到達大鼓山,大鼓山慈媽宮就在這裡,若找不到
  • 火燒珠濕地
    火燒珠為德元埤下游的低地,是一個約4公頃大的淡水堤塘,池塘底部中間較高,沿池塘周邊較深,在種植菱角的季節,整區作栽植菱角用,因現農要施用較少,水質維持良好,利於水生昆蟲增長,豆娘水蠆族群數量頗豐。其優良之生態條件,成為保育鳥種水雉在嘉南平原殘存之較佳棲息地之ㄧ。
  •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葉王,作品遍布南部寺廟中。獲稱為「王師」、「葉王」,日治時期,參與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獲藝術組入選,享譽國際,作品典藏巴黎羅浮宮。
  • 歸仁教會
    歸仁區的忠孝北路旁,有一幢風格迥異的西洋建築,它就是在紅瓦厝設教近百年的「歸仁基督長老教會」。歸仁教會於1906年由蔡得一醫生創設,早期因為創教與輾轉遷移的關係,曾被稱為「關帝廟支會」、「香果宅教會」;歸仁原名紅瓦厝,因此當年的教會公報也使用「紅瓦厝禮拜堂」來稱呼。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楠西教會
    楠西教會位在風光明媚、幅員廣大的楠西區,有秀麗的曾文水庫和山景。楠西教會於1971年創設,禮拜堂現貌為1997年所建。(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烏鬼井
    「烏鬼」一詞,在古詩中略有所見,如《漫叟詩話》裡有:川人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調之烏鬼」;《楊慎外集》中:「峽中養鴉雛,帶銅錫環獻神之烏鬼」;《山谷別集》.「以烏鴉為烏鬼」;《海國見聞錄》謂:「菲洲黑人,中國舊呼為烏鬼」,可見烏鬼為鳥毛、豬毛、人種名等等。 台灣所稱的烏鬼,由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
  • 安平天主教文物館
    文物館主要展示教會在禮儀及文化上的文物。分為祭祀禮儀用品、聖物、文獻經典及宗教憶藝術創作。欣賞文物時能夠認識天主教會日常敬禮所使用的器物,更能見到基督文明逾千年的珍貴文物。文物館內陳列文物都擁有詳細敘述的歷史記錄,參觀時能夠真正體會「歷史重現」所散發出天主教會的平安與寬宏的內涵。本館也致力於保存基督
  • 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位於光華街上大東、小東門間殘垣,依其構造及外觀推測,應與今成大光復校區內小東門段殘蹟同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興建。清領時期在台發生朱一貴事件,遂於雍正十一年(1733)題准興築木柵竹城。乾隆五十三年(1788),發生林爽文事件,平定後為加強府城防務,改木柵竹城為土城,屏垣愈形鞏固,規模也更加
  • 跨虹吊橋
    維繫著廣大嘉南平原農地灌溉用水的烏山頭水庫,屹立六甲區與官田區間80 多年,俯瞰著嘉南大圳流貫欣欣向榮的綠色田野。烏山頭水庫除了蓄水灌溉之外,水庫區廣大的山林與蜿蜒曲折的珊瑚潭景色秀麗,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旅遊景點,特別是在電影「KANO」的話題效應下,園區內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電影拍攝場景舊送水口
  •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創建於明永曆15年(1661),佔地約6萬坪,供奉李、池、吳、朱、范5位王爺,又稱五府王爺廟,是台灣歷史最為悠久也最大規模的王爺總廟,每到王爺誕辰日(一年有4個進香期),當地會舉行盛大的祭典,也就是王爺祭,各地王爺廟都會回來進香,廟內雕刻精緻、彩繪與傳統剪黏非常特別,尤以正殿上和三川門最
  • 臺南火車站
    南火車站日治時期稱為台南驛,最初之站房興建於一九OO年(日明治三十三年)五月,為一洋風式樣之建築。此建築經過三十多年之使用,已經逐漸不敷使用而且老舊,不足以成為發展中之台南市之門面,因而改建之聲不斷,鐵道部當局也為此甚費苦心。一九二七年(日昭和二年),縱貫鐵路台北竹南段與台南高雄段的雙線工程被認可後
  • 牛稠埔扇貝化石
    牛稠內附近的地質屬於崎頂層,主要岩石有砂岩、頁岩和泥岩的互層。崎頂層下段以泥岩為主,中段則為泥岩夾數層厚層砂岩,上段以砂岩與頁岩的互層為主。在此地帶岩層找到的扇貝和牡蠣數量居多。牛稠內附近多數是半面山,一邊是斜坡(向西傾斜),另一邊是接近垂直的山崖(在斜坡東邊)。因為泥岩與砂岩相互堆疊,惡地形很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