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這棟建築物乃建於西元1921年,原為日據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受教育的「建成小學校」。這棟面寬達120公尺的兩層樓建築,以亞熱帶文化的紅磚壁構與木材屋架,結合西方文明的建築柱式與黑瓦斜屋頂,加上兩側入口為山牆形式的廂廊,整體構成了U字型的校舍建築與空間。
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隘門,位在士林芝山里惠濟宮西側。在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備民變或械鬥的侵擾,防禦土匪或盜賊的劫掠,常在村落或市街的險要處,設置如牆門或堡門的防禦設施,以控制出入,並執行對外封鎖、對內保全的任務,這種入夜閉關、防止侵襲及可供管制出入的門戶,稱為隘門。隘門是社會長久動蕩不安下的產物,不但可以界定內外,
捷運北門站
捷運北門站為捷運松山線,位於塔城街,為一地下4層車站,長約171公尺、寬約32公尺,開挖深度約32公尺,設有3個出入口、2座通風井及2座無障礙電梯。捷運松山線於設計時已將廣義的公共藝術,經由建築及景觀設計,植入代表地區文化及環境特色的藝術理念,透過色系、主題及副主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風貌,呈現在大眾
十四份圳舊水閘門
「大湖公園」舊稱「十四份陂」,為內湖墾戶林秀俊家族所築,自清代至日據時期,作為內湖地區灌溉用水之用。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7月,核定為公共埤圳,並修建水閘門等附屬設施。現存之水閘門可作為內湖地區開拓史、水利史與農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具保存價值。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三峽有個很有名的清水祖師廟,每年農曆大年初六都會殺豬公大拜拜。咦!文山區怎麼也有一個180多年歷史的清水祖師廟,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大家的祖先都是從福建泉州安溪渡海來臺來的。明末清初時期大臺北地區就已有大量福建、廣東一帶移民進入開墾。早年水運暢通,先民們可以順著淡水河、新店溪及景美溪一路至今日石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原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建造於1937年,與基隆港務局為同一批由日治時期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臨時建築系所設計的近代建築。日治時期臺灣的重大公共建築多由日本營造廠承包工程,臺灣民間無法與其抗衡。但是這座在1930年代屬於設備新穎,構造堅固的現代建築卻由臺籍人士林灶的協志營造廠承包,並且成功地完成全部工程,
台北國際藝術村
位於北平東路七號上的台北國際藝術村身處政府機關建築群中,過往行人常與之擦身而不覺藝術近在咫尺。這棟四層樓高的建築曾是臺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辦公大樓,也短暫協助台北捷運公司籌措發展營運大計。2001年10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重新規劃,融入台北獨特而具有活力的特色,賦予新使命與面貌
草山水道系統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創建。本系統為日據時期因應台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三處水源時,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決定採用第一、第三水源;這兩處水源,水質純淨甘美,無需過濾、沉澱等處理,經加藥後即可直接飲用,是全台灣最優良的自來水系
清代機器局第一號工場遺構
本區為清代機器局北廠區第一工場南側、日治時期(1901至1905年間)增設廠房南側附屬設施,1917至1939年間西側擴建廠房,1939至1945年間改建成日式宿舍戰後為台電使用,各時期對前期基礎均有破壞。根據文獻資料本廠房本為翻砂、鑄模廠,而在地層中所發掘出來的大量鐵渣、煤渣亦可佐證。至日人接收台
三創生活園區
「三創生活園區」坐落於市民大道三段與金山北路交界,佔地2,687 坪,建築外觀呈現前瞻氣勢,立面設計詮釋產業特性,結合鄰近綠帶的視野,實踐自然與科技共生的設計理念。空間規劃導入科技生活、潮流影音、子親娛樂、動漫文化、探索體驗、創作育成及藝術展演等多元概念,結合園區內隨處可見的數位視屏,讓影像的多元樣
臺北酒廠
酒廠位於當時樺山町八十番地,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民國十一年日本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徵收,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定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成為公營酒廠,後再易名「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為台北地區現代
五分吊橋
為臺北市區基隆河少數現存之吊橋遺址。 吊橋之設立係作為早期內湖地區運送煤礦之交通要道,其遺址乃地方產業發展之歷史見證。 該吊橋為內湖區跨越基隆河最早的一座煤炭運輸專用吊橋,吊橋橋面已於民國60、70年間拆除,目前只殘留北河岸的橋柱。其構造為RC,大體尚完整,以2柱及2樑組成,其中有半圓拱樑,柱之下端
松山市場
松山市場係因水運而商業活動興盛,自清代起逐漸形成市集,直至1909年興建松山市場延續至今,已達百年之久,深具歷史意義。
南港瓶蓋工廠
南港瓶蓋工廠位於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2段13號,因具歷史文化價值及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於2015/4/29公告登錄「南港瓶蓋工廠」為臺北市歷史建築。日據時期(1943年)由日人宇平組設立的「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
幾米主題南港站
受到各方廣大喜愛的幾米主題裝置藝術,就藏身在捷運板南線的南港站之中。南港捷運站大膽引進享譽國際的幾米繪畫,完整表現出捷運站的現代性,既寫實又富美感,也是捷運南港站啟用最受人矚目的話題。站內總共有6幅大型彩色壁畫,乃以幾米的暢銷書《地下鐵》的插畫作品直接放大燒製於瑯板,再嵌入牆壁上,只有一幅是全新創作
自由巷及鄭南榕紀念館
為彰顯臺灣的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101年6月19日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將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3段106巷3弄——鄭南榕先生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所在的巷弄,加掛「自由巷」銜牌,臺北市長郝龍斌並於101年8月21日為「自由巷」進行揭牌。友善與包容是臺北市最可貴的人文資產,郝龍斌說,對於不同文化、意
大旅行時代
在此交通便捷的時代中,旅行不再是終生之夢,而是隨時可以完成的目標。在人們旅行的過程中,旅行箱是親密、不可或缺的物品。本設計擷取旅行箱所發散出的旅行意象為表現形式,這個被誇大的旅行箱猶如放大數倍的夢想,裝滿著快樂出發或歸家的感受,亦宣示著「大旅行時代」的到臨。在此大旅行的時代中,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旅者,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舍利塔約興建於1960年代,章嘉活佛係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重要的活佛轉世系統之一。章嘉活佛世系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四大活佛。歷代章嘉活佛後皆受封主持內蒙及青海蒙旗教化。第十九世的章嘉呼圖克圖,為慈禧太后、袁世凱及蔣中正國師,歷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1949年來台,當選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曾從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為古蹟建築,紅磚表面,木造屋架,垂直長條型的窗,黑瓦洋風斜屋頂,在日據時期是臺北市建成小學校校舍,臺灣光復後為臺北市政府辦公處,1994年臺北市政府遷往信義計畫區,市府大樓正面建築作為美術館使用,東、西側兩翼部份為建成國中校舍。美術館名稱本為「臺北第二美術館」,後由「北美館」獨立出來,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本中心以「研發、實驗、創作、育成」數位藝術為設立宗旨,期能匯集數位藝術能量,超越短期利益的核心價值,要讓已經在各個領域積極展現力量的眾多代表性單位,將眼光放在更遠的理想上,展現共同參與的積極意義,創造最實質、豐收的回饋,成為發展數位內容新興產業與文化之基地。 自2009年起由數位藝術基金會負責營運,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林安泰古厝初建於178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棟傳統閩南風格的單層2進4合院,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的,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外埕舖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作壓艙之用,又稱為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材料上大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岩有發掘出約2500年前先人遺骸的考古探坑,有著許多重要的寶藏,有許多的考古資源,6000年來發展演繹出7個文化層遺跡,是活的考古教室。1896年曾發生反抗日本的義軍襲擊日籍教師事件,史稱「芝山岩事件」,光復後亦曾為情報局的軍事重地。近年在臺北市文化局的規劃下,利用這裡的彈藥庫改建成為展示館,民
錫口
松山地區於乾隆年間,古名為「錫口」。位於松河街四號水門處之錫口渡口,自古以來即為南北通商、貨物集散之地,曾繁華鼎盛為松山地區錫口文化發展精華之起始港口。民國98年臺北市政府為延伸藍色公路航線,於12月15日完成錫口碼頭之興建,並整修周邊護岸及親水步道整體景觀,並串連錫口碼頭與基4號疏散門間之人行步道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1995 - 2025
愛活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