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屏東鄉土藝術館
    屏東鄉土藝術館位於屏東市田寮巷,前身是邱家古宅「忠實第」,初建於西元1896年的忠實第,是六堆客家義軍抗日大將邱鳳揚的兒子邱元壽所興建,後來邱元壽與其子邱求順經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經商期間累積龐大財富,便於西元1915年重新翻修忠實第,歷時三年終於落成。民國80年因為屏東市中正國中要擴建校地,邱
  • 大鵬環灣車道
    背起簡單的行囊,踏著單車,開始一趟屬於個人的單車環島行,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提供環灣自行車道整合「潟湖景觀」、「漁村風情」、「社區人文」、與「自然景觀」、「海堤夕陽」等五大特色,較其他各大都市之「都市自行車道」系統更為優越,更具觀光價值。環灣自行車道全長約16.4公里,騎乘繞行一週約2小時,沿途行經港灣
  • 枋寮漁港
    在過去,走近枋寮漁港會看到停泊滿滿地、專供接駁漁獲使用的竹筏,隨著水波輕輕輕晃的竹筏,像是哼唱一首愉快的歌,等待下一趟載送任務,不過由於近海漁業興起,捕撈技術及漁獲載運機具隨之進步,枋寮漁港陸續擴建至現今規模,並於民國85年升格為二等漁港,卻絲毫未減損漁港淳樸寧靜的氣息。枋寮的漁塭養殖技術相當成熟,
  • 旭海溫泉
    旭海溫泉位在牡丹鄉旭海村,水源為自然湧出的地下水,泉質為無色無味的碳酸泉,泉溫45℃左右,酸鹼值大約是7.4,屬於弱鹼性的泉水,隔間採公共浴室的形式,分為男、女浴間,這是臺灣少見的公共澡堂溫泉。泡溫泉雖然對身體健康有益,不過泡澡時間還是不宜過久,大致以15分鐘為限,若遊客是經由長途跋涉而來,最好稍事
  • 竹林生態溼地公園
    屬於碧雲寺觀音嬷管轄範圍的竹林生態溼地公園,就在碧雲寺前方的木棧道往下走。走下一道長長的階梯後,會先經過龍目水,隨著龍目水往下流,是一片濕地公園,每到蓮花盛開的季節,湖面上盡是優雅的蓮花成群。而整個濕地公園被竹林環繞,涼風吹拂過來,竹影隨風搖曳,光影交織成一片翠綠,在這一片綠光中散步起來格外舒暢!
  • 岩板巷
    岩板巷位於霧台部落內,其地面以石板鋪設而成,充滿了魯凱文化的風情,是來到霧台部落不能錯過的景點。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標記,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
  • 滿州里德
    屏東縣滿州鄉為低緩的丘陵地形,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因此形成豐富的熱帶植物生態,每年的十月左右,里德村一帶便會出現一大群灰面鷲,使這裡逐漸發展為知名的賞鷹勝地。灰面鷲又名鵟鷹,主要繁殖地在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北部、朝鮮與日本等地,每年的秋冬時節,則會集體南遷到東南亞一帶躲避嚴冬,而滿州里德則是這些鷹群
  • 青洲濱海遊憩區
    青洲濱海遊憩區面向臺灣海峽,擁攬一片蔚藍遼闊的海洋美景,在柔情海水的陪伴下,以親水休閒為主題,打造豐富的水陸遊憩設施,有觀景木棧道、休憩涼亭、兒童遊戲區、野營區、沙灘遊憩區等,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裡最佳的弄潮賞景據點。位在入口處的遊客服務中心,是青洲濱海遊憩區最具特色的建築,外型宛如一隻即將展翅高飛的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海洋生物博物館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總佔地約96.81公頃,為了表現海洋樂園的氣息,不僅將主建物屋頂設計為波浪造型,還設有戶外親水廣場、一比一比例的鯨豚鯊模型,在主體設施方面,共規劃臺灣水域、珊瑚王國、世界水域三大主題館,營造身歷其境的近距離體驗,每一幕場景都喚起遊客對海底世界的奇幻想像。臺灣水域館共有
  • 青葉部落
    祖先傳說中,青葉部落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的遷徙,最後在民國65年改為青葉村。順著沿山公路185線,即可以看到以溪石和一群展翅欲飛的蝴蝶為入口的醒目意象,這就是「青葉部落」,非常特別,也非常醒目。三地門鄉青葉村是魯凱族的部落,這幾年由藝術家吾由及村民翁俊雄先生組成青年會,發動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改
  • 笠頂山登山步道
    笠頂山海拔僅 659 公尺,共有三個登山入口,而由佳義國小後門進入之步道平坦而開闊,沿途密佈芒果樹與相思樹,方便停車,是大部份登山客開始之處。另一條較具難度的步道在佳義派出所旁,本是原住民獵徑,沿途陡坡連綿,坡度平均在四十度以上。笠頂山因為外型像斗笠而得名,若天氣晴朗可遠眺整個高屏平原,每逢假日來自
  • 霧臺基督長老教會
    基督長老教會是魯凱族人的精神支柱,最早是在民國43年由駐好茶村教會的林正光宣道師兼來霧臺宣道,是一座融合魯凱及西方特色的教會,更是社區內村民同心打造的結晶。建造之時,村民以輪工的方式,運用各自所學專長,在民國90年重建教堂,歷經五年四個月的工期,終於在民國96年正式完工,以石塊為教堂的主要建材,就像
  • 杉福生態廊道
    生態旅遊的精神及原則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精神: 其精神包含「基於自然」、「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利益回饋」等五個面向,其中利益需回饋於社區做為自然保育之用。 生態旅遊的原則: 1. 必須
  • 港口情人橋
    對於與溪流比鄰而居的居民來說,「橋」是最重要的通勤設施,少了橋的通聯,進出去回之間往往曠日費時。現今的港口吊橋是多了觀光價值,不過想當初,港口村民要擁有一座聯外橋樑多麼不容易。在早期,偏遠地區的交通網絡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住在當地的居民如果需要外出,必須徒步從沙灘一路遠繞過港口溪,若遇冬天乾雨季節,尚
  • 隘寮河堤車道
    隘寮溪河堤車道東起隘寮、南至九如,共分為隘寮、鹽埔、里港、九如四個區段,全長約24公里,視野遼闊可展望遠處,沿途可一路欣賞隘寮溪河岸風光,還有當地居民認養的綠色長城,公園、里港老街、佛光山與斜張橋。路面平坦的隘寮溪河堤車道沿途設有路障禁止汽車通行,路標與指示牌也都設立的十分清晰,為方便民眾休息,更在
  • 達拉拔樣頭目屋
    達拉拔樣位於霧台村活動中心的左側巷內,位置較不明顯,達拉拔樣對於霧台部落的族人來說,是真正的大貴族、大頭目,從屋外的大榕樹和立石標記及屋簷下的木雕就可以看得出來。大頭目家屋外總是有一大庭院,當部落有重大事項需要由頭目向族人宣佈時,族人便會在頭目家屋前集合。達拉拔樣的家族源頭可以追溯到舊好茶時期,魯凱
  • 濕地公園
    屏東縣麟洛鄉麟東橋至隘寮營區東側的「上麟洛溪」,屬於隘寮溪流域,水源來自終年豐沛的地下伏流水,原是麟洛唯一無污染中流程最長的河段,東側有臺糖隘寮溪農場,流域內的窪地、沼澤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物種,河川生態豐富。麟洛人工溼地便是在上麟洛溪、臺糖隘寮溪農場旁設置的2.8公頃人工溼地,引取隘寮溪灌溉水渠的污水
  • 後灣
    後灣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北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臨龜山,西濱臺灣海峽,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的範圍。後灣沿岸為隆起珊瑚礁地形,自然擁有以礁岩為主體的潮間生態,是一處景觀優美的弧形海灣。 後灣深處海域因為強烈的侵蝕作用,因而造成各種珊瑚礁地形,譬如溶蝕溝,因為溝底平坦、溝壁陡直,所以形成海階地形,而且階與階
  • 六堆忠義祠
    忠義祠乃紀念六堆客家先民保鄉衛家而犧牲的烈士祠,更是六堆客家人的精神堡壘。六堆義勇軍自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平定朱一貴事件,一直到西元1895年日本接管臺灣時的激烈抗戰,歷經174年的義勇軍民兵組織,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前堂大門對聯:「忠昭日月,義壯山河」,神龕對聯:「百粵英雄救國衛民
  • 尾寮山登山步道
    尾寮山在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高雄市茂林區的交界,大津橋的附近。尾寮山是登山客登百岳的訓練基地。海拔標高大約1,427公尺,是二等的三角點,其編號是1653號。登到尾寮山山頂,有一個鐵字標語,寫著:「山高人更高,水長腳更長。」尾寮山有兩個登山入口。一個是以大津橋旁的產業道路為起點,另一個登山口是在口社村的
  •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位在屏東縣獅子鄉楓林村,緊鄰獅子鄉公所,是一棟極具原住民特色的文物館,牆壁與屋頂仿原住民石板屋設計,壁面則有百步蛇、頭目像、陶甕等圖騰雕繪,建築設計與雕飾是委由獅子鄉鄉代會主席李冀香、牡丹鄉藝術家謝文德、瑪家鄉雕刻家尤澄洲合作完成,建築外觀具有濃厚的排灣族色彩,並是排灣族第一座文物館
  • 東望樓
    座落於內埔老街上的東望樓是已故醫生劉煥祥醫師所建造,為內埔第一棟的傳統樓房,大約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因大門口面向大武山,而取名為「東望樓」,是客家老祖宗為了勉勵後代的子孫為人處世要像竹子般正直、且要懂得謙虛,屋脊為燕尾式,也凸顯出了當年大戶人家氣派。
  • 霧臺石板聚落
    霧臺鄉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鄉,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是魯凱族部落之一,向來有魯凱族聖地之稱。魯凱族擁有深妙的生活智慧與藝術文化,通常表現在石板屋、石雕、刺繡及編織工藝上,尤其是石板屋,以在地石材,經人工切鑿搭建而成,居住起來相當涼爽舒適,是魯凱族人引以為傲的建築特色。 霧臺岩板巷則是領略魯凱文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