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獅子鄉草埔村南迴公路旁,山勢介於175公尺到650公尺之間,總面積廣達1,600公頃,園區內景觀層次豐富,溪流、瀑布、鳥蝶、林樹、河谷無一不缺,勾成一幅優美的自然景致,是一處令人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雙流森林遊樂區地處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的交匯點,形成自然美麗的河谷風光,最著名的雙
  • 賽嘉驛站
    位置在三地門鄉賽嘉國小,是ㄧ所飛行與生態特色學校,由山地門鄉前往在185線23k進入有指標,由泰山鄉前往是在185線17k進入賽嘉部落,在賽嘉集會所旁路進到賽嘉驛站。茂管處以水的意象規劃賽嘉驛站,由賽嘉國小認養管理驛站,校長非常歡迎來賓蒞臨賽嘉部落,並感動茂管處為驛站增設學校ㄧ樓樓梯口飲水設備、化妝
  • 花瓶岩
    花瓶岩,因珊瑚礁石受地殼運動推擠而升出水面,經海水反覆沖蝕,使外觀猶如花瓶瓶身而得名;將視線停留岩石頂端,這裡生長了一叢叢綠色植物,像是隨意拾起一把小草丟覆瓶口般,更是令人莞爾的別緻造型。不過從不同角度仔細觀看,是不是覺得它的模樣不像花瓶,倒像是氣味迷人的香菇,或是戴著一頂滑稽草帽的人頭像,然而不管
  • 紅柴坑
    紅柴坑是一處不太起眼的小村落,僅約有300多位居民,當地居民普遍以捕魚為生,因此附近的紅柴坑漁港,每天都有漁船滿載漁獲進港,以供應市場的需求。這是紅柴坑最生活化的平凡場景,但是,在紅柴坑平靜無波的海面底下,卻蘊藏了豐富多變的海底景觀,各種珍稀美麗的珊瑚石及五彩繽紛的熱帶魚群多不勝數,便逐漸發展成觀光
  • 三地門藝術村
    三地村是屏東縣三地門鄉的政經中心,街景是整齊的棋盤格局,沿坡地而蓋的建築物,從遠處看過去,呈現緩升的階梯式排列,形成特殊的部落風貌。三地村以工藝創作聞名,各種工藝品的藝術水準極高,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觀光發展,同時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 走訪三地門藝術村不難發現,展示陶藝、石雕、木雕、琉璃珠、原風服飾的
  • 杜巴男紀念館
    杜巴男先生是當地國寶級藝術家,霧台魯凱族許多雕刻圖騰皆出自他的作品。這裡設置了專門收藏杜巴男先生作品的藝術中心,目前由他的兒子負責管理。設於紀念館外面的「祖靈座」是只有男子才能坐的椅子,並且上面用來掛著狩獵用的刀槍。其中要注意的是,女性絕對不能靠近坐下,一但破戒,則會導致狩獵用的刀槍再也無法狩獵到獵
  • 龍泉觀光酒廠
    2005年臺灣青啤股份有限公司仍延用青島及德國的傳統釀造技術,在臺灣屏東內埔在佔地8.6公頃的土地上分三期投入鉅資總額約30億元,在臺灣打造第一座民營年產10萬噸大型觀光啤酒廠,選用德國最先進的啤酒釀造設備,採用最先進啤酒無雜菌純生釀造工藝技術,釀造出臺灣青島啤酒 無菌純生。三洋維士比集團企業精神就
  • 佳平部落
    泰武鄉的佳平部落舊址位於南大武山麓深山裡,民國34年遷到現址四公里處,民國42年遷到現址迄今。昔名為「卡比樣」(Kaviyangan),國民政府來臺後更名為「佳平村」,民性保守,大部分務農,是一個純樸的排灣族部落。
  • 屏北部落自行車道
    瑪家派出所 - 三地門藝術村 - 中山公園 - 地磨兒公園 - 三德檢查哨 - 伊拉瀑布群 - 霧臺山胞部落觀光農村 - 霧臺分駐所 - 霧臺岩板巷。自行車道從三地門到霧臺鄉,欣賞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原鄉風情。
  • 水蛙窟
    水蛙窟位於風吹砂與鵝鑾鼻公園之間的一個小村落裡,除了水蛙窟的池景,周圍盡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原,景色看來優美恬靜。在早年,這裡的水源相當豐沛,潭水比現在所見還要深廣,加上棲居在水窟一帶的蛙類很多,每到夏季或者下雨過後,就可以聽到蛙聲齊鳴不絕於耳,所以取名為「水蛙窟」。但是每一個自然景觀的消失,好像都逃
  • 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
    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位於屏東縣潮州鎮,是全國規模最大、養殖種類最多的鱷魚生態農場,這裡所飼養的鱷魚包括鹹水鱷、非洲鱷、無尾鱷、馬來西亞鱷、新幾內亞鱷、凱門眼鏡鱷等,鱷魚數量多達千隻之譜,實在令人眼界大開;而除了可以觀賞到各類型的鱷魚之外,這裡還有山羊、山豬、火雞、鱷龜、孔雀、臺灣龜等可愛動物的身影,相
  • 長治-麟洛自行車道
    長治-麟洛自行車車道是全國第一條國道單車道,由屏東國道三號高架橋下的道路開闢整修而成,全長為10.5公里,以客家文化為特色,並且配合車道附近的景點設置了藝術造景,讓人耳目一新。沿路有運動公園、六堆客家園區、溼地公園等景點,都可停下來參觀,是一條安全又有休閒娛樂的自行車道,適合一般大眾攜家帶眷在此騎車
  • 崇蘭蕭家古厝
    採用傳統式閩南建築的崇蘭蕭家古厝創建於西元1880年,至今已有130餘年的歷史,位於屏東市崇蘭里,依照今日所見的古厝形貌,不難推想當時蕭家家財萬貫的景象,是屏東權重一時、熱心地方的商賈望族。清乾隆年間,蕭家祖先蕭維天隻身渡海來臺,剛開始從事務農工作,之後白手起家經營砂糖買賣,由於生意蒸蒸日上,財富日
  • 族群音樂館
    族群音樂館的前身為空軍招待所與孫立人將軍行館,總面積為1,017坪,大約建於西元1937年,無論在建築型態及空間結構上,都反映出日治時代融合日式及西式風格的建築特色,是屏東市重要的建築文化資產之一。該行館經屏東縣政府接收後,以推廣民族音樂為願景,遂改為族群音樂館,並將空間規劃為露天表演場、庭園咖啡區
  • 白沙觀光港
    從東港搭民營船來到小琉球的第一個地方就是白沙尾觀光港,進到港區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小琉球著名的彩虹遊客中心。七彩柱子除了美觀外,更是許多民宿業者與遊客相約見面的地標。白沙尾觀光港區算是小琉球的市區地帶,周遭生活機能相當便利,住家與商家林立,所以每到夜晚時刻,港區漁火與住家燈火便交織成一片美景。晚上到
  • 賞月咖啡休閒農場
    屏東平地咖啡主要產於內埔與萬巒一帶,利用檳榔樹的「半日照環境」種植咖啡,營造最優良的生長條件,而在這特殊的環境下所種植的咖啡,有著言語無法傳達的香醇味道。萬巒賞月咖啡產銷班生產之首,採用有機肥料,農場統一管理栽培技術與加工處理流程,使品質穩定。咖啡味道濃郁,除了喝咖啡及用餐外也提供咖啡DIY教學。
  • 海口港
    海口港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村,是山地、平原與海洋的交界地帶,原本僅是一個小漁港,因為附近著名的「海口沙丘」而漸漸被人所知悉,經過規劃之後的海口港,成為串連屏東縣、高雄市、高雄縣的「海上藍色公路」其中之一個重要停泊港口,期能發展成為海上遊憩活動的交通轉運中心。附近海域無潮流經過,使船隻能夠平穩航行,加
  • 沙瑪基渡假區
    沙瑪基不但是小琉球的一個度假勝地,更是一個傍晚時刻觀看日落的好marks。園區內面海的草皮上,有一整排面海的舒適躺椅,也有典雅浪漫的歐式造景。每到夕陽西下時刻,這邊總是充滿浪漫氛圍。在這邊可以點杯飲料,悠閒地躺在躺椅上,讓海風輕拂臉頰,等待夕陽暈紅海面。當七彩絢爛的晚霞佈滿天空,那份感動,絕對能讓你
  • 墾丁沙灘玩水 ▶ 南灣沙灘遊憩區 ▶ 墾丁最受歡迎的沙灘之一 親子玩沙、踏浪好去處
    雖然暑假過完了,但天氣依舊熱呼呼,來墾丁戲水迎接南國的熱情與活力吧,好想念墾丁的悠閒與美景啊 來到墾丁必衝海灘..所以儘管到民宿CHECK IN後時間已晚,我們還是直衝沙灘,墾丁知名的戲水景點還不少,以往我們大都是到白沙灣比較多,這回改來人潮爆炸多的南灣沙灘遊憩區
  • 潮州市民農園
    潮州市民農園位在潮州鎮泗林里,園區面積大約有1.89公頃,共規劃出蔬菜花卉栽培區、果樹栽培區、有機栽培示範區、土窯區、烤肉區、兒童遊戲區及魚池等,在蔬菜、果樹栽培區裡,種植了玉米、地瓜、草莓、龍眼及蕃茄,可供來園遊客現場採食;另外,潮州市民農園還提供農地出租服務,讓喜愛農園生活或想體驗農耕樂趣的朋友
  • 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鵝鑾鼻不僅是恆春半島的風景名勝區,鵝鑾鼻燈塔還是臺灣最南端的知名地標,許多遊客來到墾丁旅遊,必定不忘前來造訪;不過少有人知道,臺灣本島最南之角,其實位在鵝鑾鼻公園附近,大約1公里處的位置,這裡也是一處珊瑚礁石海岸,奇石遍覆、海景闊麗的景致,同樣令人難忘。從鵝鑾鼻公園出發,沿路指標清
  • 山林自行車道
    從三地門大橋,經內埔農工 - 吉貝木棉林,沿185線道 - 泰武派出所 - 萬金天主堂 - 萬金林蔭大道 - 涼山瀑布 - 內埔農工 - 原住民民族文化園區,沿途經過瑪家、泰武和來義等排灣族鄉,可以欣賞瀑布、山林和排灣族舊部落等景色。
  • 屏東豐田老街
    豐田老街就位於屏東縣內埔鄉的新中路,這條老街在過去是豐田村最繁榮的商圈。豐田村是從十八世紀中葉所發展起的古老村落,在豐田老街一帶,有許多巴洛克風格的西式洋樓井然有序的矗立著,進而逐漸形成長期的聚落生活,可說是少數以村落型態出現的街道景象。至今,豐田老街仍然保留大約70%的古厝建築,這裡除了被六堆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