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享不盡的山中美景‧萬瑞森林樂園
    萬瑞森林遊樂區是全台灣最貼近市區的原始森林樂園,海拔660公尺,居高臨下,可將新竹縣市全景一覽無疑。園區內有自然生態教學區與機械遊樂區寓樂教學,原野森林浴區、露營烤肉區滿足度假遊樂需求,多達115間古色古香的渡假小木屋提供住宿,更有別於一般遊樂園方式,推出許多互動式活動,包括極限攀岩、高樓垂降、高空
  • 歷史建築‧忠恕堂
    北埔曾宅「忠恕堂」建於1922(大正11)年左右,為清光緒年間北埔文科秀才曾學熙的後代(第22世)曾成統,因在地經商致富後而興建。原有曾氏祖厝位在天水堂的附近,其祖先來自廣東嘉應州。但「忠恕堂」隨著曾家子孫逐一遷居外地,致使其沒落而荒廢。2006年則由新竹縣政府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忠恕堂後來因乏人
  • 鳳蓮宮
    民國五十八年歲次庚戊由地方何姓施主捐獻廟基土地,並召集地方士紳磋商共襄盛舉募款籌建,成立鳳蓮宮觀音廟。由何友家先生為管理人。 本宮廟內主祀 觀世音菩薩,配祀五穀神農帝,註生娘娘, 延平郡王,福德正神,民國95年整修完竣後,廟旁增設文昌廳,內配祀文昌帝君,關聖帝君,文財神爺。
  • 南大隘休閒景觀道路
    此路段位處高海拔,沿途種滿高冷蔬菜及水果,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情,百花盛開,爭奇鬥艷,美不勝收,再加上隨著山風,時時轉變的片片雲海,山嵐環繞,猶如置身人間仙境。途中可見原住民所栽種的水蜜桃、加州李樹,桃花紅、李花白,冬季可欣賞火紅山櫻花,煞是好看,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大夫第原是林先坤所創之祠堂,稱為「善慶堂」,後因林先坤在林爽文事件時,曾組織義民軍保衛鄉土,助官軍平亂,又建立義塚,建立義民廟並捐施祭田、造橋等種種公益事蹟。其三子林國寶亦積極參加地方公益,曾贊襄竹塹修城之事,於嘉慶二十三年稟請朝廷追封其二代奉直大夫,經獲恩准,先坤公封為奉直大夫。根據林姓家族描述:
  • 元光寺
    位在七星村六寮,又稱獅岩洞,地處山巔,亦為獅頭山寺廟群中興建最早之佛剎。於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由普捷和尚開山,為獅頭山佛境開山之祖,嗣候富興庄曾秀春捐獻地基,於洞前建堂祀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
  • 漫遊大自然‧馬武督探索森林
    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鳥嘴山園區裡,面積四百餘公頃,海拔約一七四九公尺,有極豐富的天然資源,更具可媲美阿里山、溪頭及杉林溪等處特徵,可觀日出、雲海、神木、瀑布、奇岩怪石、風洞、猴洞、石龜、夜景,宛如世外桃源,內有烤肉區及露營區,對於喜愛漫步及森林浴者,是絕佳的好去處,環遊一週,包您心曠神怡,輕鬆無比,園區
  • 關西蝙蝠洞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帽盒山下的關西蝙蝠洞屬於石灰岩洞,洞內幽深莫測,少有人跡,每當夕陽西下時,蝙蝠成群,滿天飛舞,上下交織穿梭,與嵐光夕陽掩映,堪稱奇觀,因此有新竹十二勝景之一"帽盒翔蝙"之譽。進入蝙蝠洞內,最好穿著長袖長褲,洞口狹小,僅容一人側身進入,蝙蝠就蟄伏在石洞的頂部,洞內崎嶇狹窄,忽上忽
  • 不老居休閒農園
    不老居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120縣道39公里處。園內各項設施盡量保持自然原貌,不做過多的人工著墨,期盼遊客能沐浴在自然情境中,達到遠離塵囂,沈浸山林之淨。不老居另備有餐廳,提供許多原住民風味餐、雲南菜餚及限定冬天的全羊大餐,讓遊客可以大快朵頤。致力研發竹筒飯的不老居農園,其竹筒飯禮盒亦深受大眾喜愛
  • 關西.水母娘娘
    水母亭位於118線道,關西牛欄河附近,一般井神沒有自己的廟宇,塑像也很少。而這口井已有百年歷史,是口富盛名的天然良泉。因遠近馳名,於是地方人士集資興建小廟,為「水母亭」,供奉水母娘娘,塑刻神像供民眾膜拜。
  • 清泉風景特定區
    『清泉風景特定區』是通往大霸尖山的著名風景據點。日據時代即以溫泉聞名,四周山巒環抱,上坪溪流貫其中,清幽雅緻。 除了溫泉外,優美的吊橋風光亦是清泉勝景之一;風景區內,共有四條吊橋,橫跨於上坪溪上,長度都超過100公尺,橋下溪水清澈,遠山青翠,入冬後,青山夾雜著閃亮亮的黃葉和紅艷的聖誕紅,景色優美,是
  • 國家一級宅第古蹟‧金廣福公館
    本縣第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位於北埔鄉中正路六號,約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代墾拓大隘地區的一個據點,也是金廣福墾號的辦公室。金廣福墾號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客籍人士合資而成的一個開發公司,其名稱之「金」取意為吉利、「廣」為廣東、「福」為福建。金廣福之組成是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當
  • 牛埔溪‧紅樹林景觀區
    竹北市公所花費5年時間成功復育紅樹林水筆仔,如今從竹北牛埔溪附近河口,即可看見茂密的濱海植物水筆仔及黃槿。區內75公尺的觀賞棧道,讓你可近身觀察水筆仔、魚蝦、蚌貝及兩棲生物等自然生態。
  • 新豐‧普元宮
    普元宮位於新豐鄉坡頭村,信徒涵蓋新豐、湖口、竹北地民眾。廟內奉祀池府王爺、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眾神。 普元宮西面臨海,北通觀音,前朝飛鳳靈穴,後靠丘陵高背,鐘鼓左右,為一潛龍祥地。廟前方有廣大之廣場,可供車輛停放週圍設有涼庭景觀,造景優雅,花木扶疏廣場旁還有一小公園供休閒乘涼巨大的恐龍雕像
  • 竹北泉州厝汾陽堂
    竹北汾陽堂是民國四十年代農村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有別於六家地區的家族住宅,這是一座典型的農村合院,規模為一堂二橫,外有圍牆區隔,牆身為紅磚砌造,是當年政府發展經濟,推動農業改革,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農民的生活因而獲得改善,留下實體見證。竹北汾陽堂位於竹北市斗崙里泉州厝,民國九十三年新竹縣
  • 竹北體育館
    新竹縣立體育館位於未來竹科生活圈時尚地標正中心,周邊運動公園、新光三越百貨、喜來登飯店、台灣大學等,是新竹地區少數超大型展館場地。交通方便,位於中山高竹北交流道下,三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會場;搭乘高鐵轉乘只要5分鐘即達;停車便利:擁有600個免費停車位
  • 麥巴萊部落
    麥巴萊部落位屬和平部落休閒農業區,盛產桃、李,經常有觀光客來此採果。部落中常可以看到竹子建成的穀倉,是原住民儲藏小米作物的簡易建築,頗具在地特色。麥巴萊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的媽媽們擅長原住民風味餐,有炸溪魚溪蝦、山豬肉、魚腥草煎蛋、牧草雞湯等。麥巴萊部落附近有許多步道,最有名的就是谷燕登山步道。
  • 新竹北埔老街
    道光14年(1834)由官方出資授權開 辦墾務,粵籍農人姜秀鑾與商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與先住民纏鬥數十年,北埔的開發就因為是武力拓墾,北埔的聚落特性有軍事、商業及宗教的圍城,具有防禦特色。
  • 五峰涼山露營區
    從五指山及南庄往茅圃、由十八兒部落及五峰往茅圃、由清泉經白蘭部落往茅圃,這三條道路的交會處有涼亭及小市集,是由涼山露營區的老闆私人所建造,由三面谷地吹來的涼風,正好為途經此地的旅客,提供一個涼爽的休息及賞景場地。經過約一年的規劃與施工,涼山露營區正式對外開放,場地平坦、視野寬廣、景觀佳,四周都是果樹
  • 百年老橋‧糯米橋
    原為運送大南坑和小南坑礦產而興建的竹林便道,經居民以古法重新建造,在橋身磚隙部份用糯米與石灰混合物加以黏著,成為今日的糯米橋,橋身堅固,即使經歷了的關刀山大地震及921大地震,糯米橋依然屹立不搖。整體造型及質感古樸而堅實,可引發思古幽情;橋下溪水碧綠清澈,常有垂釣者駐留期間,別有一番情趣。
  • 鴛鴦谷瀑布群
    位於尖石鄉新樂村境內,以珠簾、翠堤、華巖、千層、七彩等瀑布聞名,是一處綜合瀑布、森林與棧道的多樣性風景遊樂區。 鴛鴦瀑布高約30公尺,因水流遇石分為兩股而得名,瀑水自高處沿石壁分三層滑落,形態修長優雅,迷濛的水霧隨風飄散在山谷間,涼意沁人。
  • 新豐濕地
    新豐沼澤濕地形成的原因,是在紅毛溪出海口處有一砂丘地形,導致河川須彎曲繞道入海,兩岸因此有大量有機物沉積,形成一片由泥灘和沙灘組成的河口濕地。新豐沼澤有水筆仔與海茄苳,動物有螺、蟹、彈塗魚及鳥類。近來在新豐溪以北約兩公里海岸證實有藻礁,藻礁以無節珊瑚藻類為主,經由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成的礁體,在
  • 內灣大嬸婆黑糖發粄
    糯米、在來米能製出各種名堂的粄;『粄、米屑飯也。』客家人專用語,鮮明點出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色。將米輾或磨成漿,以蒸、攪、烤、煮、炸,在以鹹甜口味或入餡或捏製不同形狀的成品。在節慶中,各式各樣風味各異的粄,突顯出客家飲食特色。其中,特別的是版在流經各地又吸取了當地產物,除印證客家族群離鄉的腳跡外,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