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14年(1834)由官方出資授權開 辦墾務,粵籍農人姜秀鑾與商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與先住民纏鬥數十年,北埔的開發就因為是武力拓墾,北埔的聚落特性有軍事、商業及宗教的圍城,具有防禦特色。
縣定古蹟慈天宮位於北埔聚落的中央,是大隘地區最具規模與最富麗堂皇的廟宇,是居民的信仰中心。
北埔最大古式建築天水堂,創建於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的姜氏故居天水堂,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古式建築,採三合院客家民宅設計,台階有特大台面,號稱全台最優美門樓之一。
此地屬私人所有,不開放民眾參觀。創建於道光15年(西元1835年)的金廣福公館,是漢人進入山區武裝開墾的行政中心,如今也是新竹縣區唯一的一級古蹟。
北埔秀才故居忠恕堂古宅,創建時間於西元1922年,為清朝秀才曾學熙故居,一堂二橫建築、由屋瓦組合而成的創意圍牆及當時水質純淨豐沛的古井,聲名遠播,方圓五十公尺內,村民皆為飲水而來,今日年久失修古井已廢棄。
姜阿新古宅防巴洛克式建築,屋外石材均是採用最堅硬的青石,內部裝潢採用老烏心石木,位於金廣福公館和天水堂鄰厝,是北埔洋樓的代表,目前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所在,前往參觀須事先申請。
北埔早是聞名全台的旅遊勝地,旅客鼎盛,除了為一睹古蹟、古厝而來外,隨處可見的膨風茶、擂茶、蕃薯餅及客家小吃都是讓遊客大飽口福的地方特產。
早期市街發展以慈天宮為發展中心,廟前方北埔街即為「北埔老街」。清朝時稱為「上街」與「下街」,是當時最熱鬧的商業中心;兩旁街屋為"大正式"牌樓建築,拱形紅磚的立面,溫潤色澤,頗為典雅。
從慈天宮出發來趟古蹟之旅,沿著老街中彎曲的巷弄向前走,沿途會經過姜阿新宅、天水堂及金福廣,其中姜新阿宅的建築是屬於歐式風格,在當時是從事製茶事業,既可用來接待貴客,又適宜居家,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北埔老街的小吃眾多,尤其擂茶非常有名,自己動手來製作,體驗"擂"茶的過程,最後品著自己親手完成的茶品,感受格外香甜。
喜歡客家味道的遊客,不妨來此地走一趟,必然會有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