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公老坪會館》
    會館大樓是公老坪會館全新完工的新大樓,環境優美、設備完善,優越的地理條件,社團教育訓練、場地租借、會議場地、教學研習及渡假休閒為主,位於台中豐原區郊,豐原球場旁,綠樹環繞,恬靜清幽,離塵舒適的好地方。10分鐘車程進豐原鬧區;國道四號豐原交流道下10分鐘車程到會館,居中台灣中心點。會館一樓大廳接待處設
  • 《德基水庫》
    德基水庫又稱「達見水庫」,建於民國五十八年,為臺電開發大甲溪電力的主要工程。雙曲線的美麗簿型拱壩,高180公尺,是亞洲屬一屬二的高壩,也是世界十大水壩之一。壩前蓄水成一廣達592平方公里的鵝蛋形大湖,水色由四周的淺綠轉而墨綠、深綠、深藍、藍黑,遠觀近看都有不同感受。
  •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灣台中市和平區,主峰海拔2,424公尺,換算為台制約為八千台尺,因八千與日文"八仙"類似故名八仙山。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四周群山環繞,林木蒼翠、鳥類繁多等優越的地理環境,河階台地廣闊、景觀原始典雅且氣候清爽宜人,園區內的十文溪與佳保溪匯流其間,溪水源自深山森林,被譽為台灣二
  • 《豐原慈濟宮》
    位於台中市豐原區的豐原慈濟宮,主要供奉的是天上聖母媽祖,因歷史悠久,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是豐原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 《台中市美術家資料館》
    自1999年開始籌設美術家資料館,並於2001年11月4日開館,努力收集前輩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影音文獻等,同時亦努力於當代的藝術工作者之資料紀錄工作,希望能為台灣藝術發展記錄一步一履的印記。
  • 《裡冷部落》
    裡冷部落,在中部橫貫公路26公里處,距離谷關還有10公里。在中橫新地標大紅色的裡冷橋右轉,大甲溪與裡冷溪交會處的即是裡冷部落,由於地勢背山臨溪,氣候舒適宜人。部落居民不超過500人,居民世代務農。裡冷溪終年水流穩定,且部分溪岸與路面接近,夏日常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戲水,近年來更在裡冷溪畔挖掘到溫泉,有業
  • 《后里薩克斯風玩家館》
    后里人樂愛樂器,讓這產業在此生根,后里人的樸實,讓這工藝得以傳承。現在后里區每年出口的薩克斯風,已佔全球三分之一的產量,是一個極富特色而又傳奇的地方產業。
  • 《烏日啤酒廠》
    烏日啤酒廠原名為中興啤酒廠,舊址是原來的台灣糖業公司烏日糖廠,在民國50年代中期,為滿足中南部市場需求,由當時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規劃蓋啤酒廠,選擇於台中烏日興建新啤酒廠,現在是新產品的研發中心。
  • 《農村文物館》
    農村文物館於民國79年底開始籌備,利用各大報發佈新聞並請各里辦公處,農事小組長廣為宣傳,獲得農友熱烈的回響,將一些逐漸消失之慮的傳統農具及昔日農村生活物品提供出來,甚至有些可列為古董級的文物,也無償提供,這些被保留完整的農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見證了先民不凡的智慧和胼手胝足的開創精神。
  • 《七分窯》
    七分窯位在新社的小山上,成立於民國82年,無疑是新社老字號的景點之一。七分窯是個大型窯廠,經營項目有胚體製作、釉料、燒窯、教學活動等,而陶刻是它的主力創作,張笠夫於民國84年創立台灣陶瓷刻畫學會擔任創會理事長,並將會館設立於此,結合許多藝術人員,推廣藝術,栽培新生代藝術創作者,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
  • 《清水區農村文物館》
    走入本鎮農村文物館,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重溫童年的純樸,回到富有濃郁人情味的農業社會。本館於民國七十九年底開始籌備,利用各大報發佈新聞並請各里辦公處,農事小組長宣傳,獲得農友熱烈回響,將一些逐漸消失的傳統農具及昔日農村生活物品提供出來,有些可列為古董級的文物,也無償提供,使我們非常感動;文物館佔地兩
  • 《知高圳步道》
    位於烏日的知高圳取自筏子溪溪水,是臺中南屯、烏日及大肚的農田重要灌溉水源;而由枕木鋪設完成的知高圳步道即是沿著圳修建,位於烏日區與大肚區之間,步道往返路程約6公里,步道入口至好漢坡頂峰學田山高低落差僅約80公尺,不需耗費太多體力即可輕鬆走完全程。是散步.休閒.運動.騎腳踏車者休息的好地方,到了夜晚萬
  • 客家弦樂班
    弦樂班位於東勢農會的果菜市場辦公室二樓,每週一晚間固定開課,目前成員有12人,大多是東勢鎮的媽媽們,還有80幾歲的退休老師,連住在石岡鄉的閩南人也跑來上課,從五音不全練到至今,成員們已經可以拉完整首的山歌子等耳熟能詳的客家歌謠。 指導老師賴仁政,是苗栗縣銅鑼鄉中平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他不僅精通二胡
  • 《后里區花卉產業文化館》
    后里有臺灣後花園美譽,是臺中市的花卉之鄉,有著置佔地380坪的「花卉產業文化館」,這裡所栽植的是以切花為主的植物,切花產量佔全省70%之多。唐菖蒲(劍蘭)、文心蘭、百合及火鶴號稱產量中的四大天王,其他還有海芋、天堂鳥等。內設有地方文物展示區、花卉展示區、農作物栽培區、農村文化區…等展示場,展示著全鄉
  • 《梨山文化陳列館》
    梨山文物陳列館位於梨山往福壽山農場的途中,民國60年就建館,是以原住民生活為主題的文物館。中橫開通之後,沿線泰雅族急速漢化,梨山有水果、有風景,就是少了該有的原住民文化,許多生活記憶,都只留存在梨山文物陳列館。館內展示中橫開發相關事蹟、梨山地區自然生態、泰雅族文物和介紹泰雅文化,讓來訪遊客能對梨山與
  • 《臺中港區藝術中心》
    臺中港區藝術中心位於清水區,背山、面海、鄰河並坐擁一片平原,建於高低起伏的人工矮丘與平地之間,建築仿閩南風格設計,古樸典雅,具有本土傳統質素和開闊的視野。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及其開放性是藝術中心最大的特色。本中心是一處多功能複合式的藝術展演場所,總面積約3公頃,主要區分為展覽廳、演藝廳、美術家資料館、演
  • 《武陵森林遊樂區》
    武陵森林遊樂區跨越台中市和平區、宜蘭縣大同鄉等縣境,高度變化從1,800至3,884公尺,區內分布冷杉、鐵杉等原始植物,還有櫻花、雪景、櫻花鉤吻鮭、瀑布、溪流等景。
  • 《擁葉生態農場》
    擁葉生態農場座落於原始山林之中,園內充滿了鳥語花香,緊鄰著東勢鎮農會規劃的梨文化館,農場視野遼闊,可以俯瞰大甲溪、大安溪及壯闊的雪山山脈,在此可以靜靜的享受大自然與心靈的對話,農場內的每項設施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而每個名字背後都涵情境故事:如老爸倉庫.山中愛戀廚房.窯坑陶工作室...等。
  • 《東勢國際木雕藝術暨林業文化園區》
    園區自95年發生大火後,致整建計畫暫緩,復於98年莫拉克風災產生大量漂流木,為園區帶來新契機,爰將木雕藝術等元素融入園區規劃,打造「國際木雕藝術暨林業文化園區」,冀能將園區塑造自然、歷史、文化與藝術的多元休憩及環境教育場域,並透過藝術村與工作營培育人材,提供展演場地,再造東勢地區風華,活絡地方經濟。
  • 《成功車站》
    雖然是地方性的小站,但是很多男生都曾來過這兒,原因無他,因為這個車站是成功嶺進出的車站,大專生集訓是在這裡舉行,新兵訓練也在這裡舉行,雖然在腦海中不見的是一個美麗的記憶,但曾經都是過去日子上或是未來日子上的一個頓號。而近來車站聲名大噪,原因無他,因為它與追分站間的車票恰是『追分成功』,許多面臨升學考
  • 西屯區福星公園改造 冰淇淋溜滑梯吸睛
    台中市西屯區福星公園已使用20多年,兒童遊具老舊,為維護小朋友安全,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進行兒童遊戲設施改善工程,調整公園內串聯動線、寬度設計符合使用;並改善外部人行道無障礙斜坡道及位置,打造更友善的休憩環境,日前開放使用後大受好評,尤其粉紅色冰淇淋球甜筒造型的溜滑梯,運用餅皮錐形的斜角設計為溜滑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