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天仁茶文化館
    天仁茶文化館坐落在竹南的天仁茶文化園區內,是棟兩層樓的建築,室內面積約有200坪左右,館內規劃了親茶走廊、動手認識茶、製茶初體驗、喝茶好健康、茶葉時光隧道、台灣出好茶、茶器薪傳、色彩體會中國茶、世界品茶趣、跟著天仁足跡走等十個主題展區,包含了茶葉的基本認識,以及從古到今、由台灣到世界的茶文化,這些內
  • 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
    一聽到蛇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蛇,而誤以為它的形狀也是彎彎曲曲的,但其實蛇窯呈長條型,中間沒有分割,台灣早期各地都有,是很普通的窯爐,用來燒製日用陶器、由於保存不易,所以現在台灣的蛇窯已所剩無幾。 竹南蛇窯創建於民國61年,建窯之初,蛇窯長達23公尺,目前僅餘17公尺,但卻是目前台灣少數保存完好的蛇窯
  • 苑港觀光漁港
    舊名苑裡港,因位於苑裡溪出海口而得名,是繼土地公港後,為本地區出入港口。蔡振豐《苑裏志》記載苑裡港稍寬且深無窒礙,故停泊商船多,桅檣林立,舟人蟻附,苑港停舟列入蓬山八景之一,日治以後禁與中國通航,因而沒落。民國八十年左右建設為觀光漁港,提供遊客海鮮小吃、海釣、牽罟等休閒活動。 「苑港觀光漁港」位於苑
  • VilaVilla魔法莊園
    Vilavilla的魔法樹屋,已經累積超過十萬人來朝聖,也是偶像劇 記得我們有約、SOP女王、那一刻的怦然心動 取景拍攝著名景點。 營業時間:
  • 荒木藝術中心
    通霄荒木藝苑創於西元 1966 年,前身是東方木雕藝術創作社,1969 年改名為荒木藝苑,是通霄老字號的木雕工廠,曾經見證六0年代通霄興盛的木雕產業,也是少數能經營到現在的木雕工廠。 荒木藝苑於 1994 年成立藝術中心,介紹中國傳統大木作、雕刻技藝,展示木雕佛像、根雕、透雕、生活木作藝品,搭配木雕
  • 三灣
    中港溪河道蜿蜒在此形成三個大灣,三灣因此得名。 鄉南境的神桌山桂林成群,山形在天際畫出一道平坦的稜線綿延至仙山,彷彿神仙跳躍其間,當地人稱之為「神仙縱走」。 三灣梨與糖梨為特產。境內客家族群佔多數,先祖多來自廣東。
  • 五榖先帝廟
    三灣五穀廟庫建廟於清咸豐元年(1851),信士陳氏捐地三百坪建立廟宇,並自竹南五穀宮奉迎神駕供奉,惟初建廟宇簡陋,迨民國24年台灣大地震,中間經過多次改建,直至69年農曆5月11日,恭迎神農大帝及眾神像登龕鎮座。 於民國73年農曆11月12日起,隆重舉行慶成圓滿福醮法會大典,此盛況成為三灣鄉境近百年
  • 山塘背登山步道
    全長約5000公尺的山塘背步道,坡度平緩,沿途更有不少宜人景緻,例如成片的果園、竹林以及相思林,讓此地充滿純樸的原野風格。另外,埤塘亦是這裡的特色之一,如此寧靜的山林水色,讓人心情都放鬆了。
  • 風美溪與神仙谷
    神仙谷位於東河溪上游支流的風美溪、比林溪匯流處,強大的溪水沖擊力,造成岩盤間數十公尺的落差,而有流泉飛瀑的美麗景致,步道入口就位在苗21線旁,只需五分鐘路程就可抵達。同時,可透過神仙谷吊橋連接對岸的石門步道。吊橋兩端除了有寬敞的觀景台,也以泰雅傳統圖騰裝飾。
  • 崎頂隧道
    沿著鐵道走到隧道口,可以看到洞門設計相當別緻,採用洋灰磚(水泥磚)砌成洞門,造型簡單又不失氣派,加上雙軌隧道洞口寬闊,台灣早期許多列車廣告宣傳照片,都是到這裡取景;隧道內襯上半部的圓拱是採用紅磚襯砌,下半部的側壁則延續運用水泥磚襯砌。 再往裡走到一號隧道南口,牆面上零亂散布的小坑洞,像是機槍射痕,也
  • 慈雲宮
    建廟已有二百二十餘年歷史的後龍「慈雲宮」,是苗栗縣境內唯一保有歷史文獻最完整的一座道教廟宇,若以全台經政府登記的天上聖母媽祖廟,是歷史最悠久,組織最完整道廟之一。 建廟迄今200多年的慈雲是後龍歷史最悠久的寺廟,廟內現存古物之多亦為後龍地區眾多寺廟中首屈一指,像是乾隆時期的古桌及清光緒皇帝宮印「與天
  • 石壁染織工坊DIY
    染織工坊的主人林淑莉,從外地嫁入石壁部落後,才開始學習泰雅族傳統染織技藝,從苧麻取絲、植物取色到機杼織布等傳統技法都十分嫻熟,也成立工坊積極推廣。遊客來此可體驗植物染色、染織、框織畫等DIY活動,也有咖啡廳和民宿服務。
  • 鹿場部落
    原名「久布斯」(泰雅族語),是泰雅族人的聚集部落。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人口僅次於阿美族的一支,他們多居住在有山有溪流之處,不僅利於防守,也便於取水。幾年前,一支汽車廣告,重新讓人發現鹿場純樸靈秀的美,它自然不造作的風情,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 勸化堂
    是獅頭山較早成立的寺廟之一,內供奉玉皇大帝,因其為天庭掌管者,故有「天堂」之稱。勸化堂與輔天宮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廟宇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浮雕、木雕、石雕以及彩繪等,細緻精巧金碧輝煌,令人有目不暇給的視覺享受。網址:http://www.lion.org.tw/
  • 東里家風-百年古厝
    苑裡鎮本為道卡斯族(又稱平埔族)之棲息地。清領時期以前,即有「房裡社」、「苑裡社」、「貓盂社」、「日北社」等四社道卡斯族人群居。中溝尾(中溝地帶西端)一帶,地形平坦遼擴,「中溝鄭家聚落」在先祖經高人指點下就蓋建於其中。 整個「中溝鄭家聚落」的建築格局,坐北朝南,從南方遠處靜觀之,北(後)靠山,南(前
  • 石觀音
    石觀音寺位於頭屋山間,是一個天然古洞,創設已有百餘年歷史,四周山巒層疊起伏,山峰秀麗,綠林天然,景致清幽。不論遊客是要上山參拜,還是純粹賞景,每當沿著綠樹夾道的幽靜山路蜿蜒而上,行進間,喧囂車聲漸漸淡去,山林間靜謚的氣氛緩緩籠上,讓人心情也隨之舒坦開展。 石觀音寺是一處與黃南球拓墾事業有關的古蹟,提
  • 通霄精鹽廠
    通霄精鹽廠屬於改制之經濟部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於南台灣的日曬鹽田,通霄精鹽廠以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製鹽,並將鹽多元化,用途包含工業用、農業用、漁業用、醫藥用等等。 鹽來館:為一座集合現代鹽業介紹與多功能教室之綜合展示中心。館內展示導覽是藉由一滴海水的祕密旅行過程,揭開台鹽通霄精鹽廠的高科技專
  • 通霄神社
    日據遺址~具有歷史意義的和式建築。 有著濃厚的日式神社風情的通霄神社為於虎頭山公園內,日本風味十足,興建於西元1937年,目前僅存在主殿基座、幣殿遺跡、參道、拜殿、鳥居、社務所,雖然山上的海拔僅不到100公尺,不過寬廣的視野可俯瞰通霄的街道,沿著長長步道拾階而上,頗富情調。 通霄神社位於通霄虎頭山上
  • 光天高山步道
    光天高山位於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部落西南方,高1123公尺,過去是賽夏族人打獵、伐木的地方,現為林務局南庄事業區第32林班保留地。 光天高山登山步道林相包持完整,林蔭蔽日,且稜線視野佳,可眺望鄰近聚落、山峰綿延、景色優美;並可順訪向天湖和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看湖光山色、山嵐倒影,於湖畔悠閒品茗,漫
  • 大化宮
    三山國王者為潮州明貺獨山、明山、中山三山之神,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潮之諸邑,在在有廟,莫不祇祀,水旱疾疫,有禱必應。自乾隆30年,先賢徐公德來由鎮平原鄉佩爐香過台,而赫聲濯靈遂顯於斗煥坪鄰近各莊。草創伊始,搭建茅屋,廟貌樸素;內祀三山國王、觀音娘、聖母娘諸神位,名為三山國王廟大化宮,民國6
  • 力馬生活工坊
    力馬生活工坊從舊陶瓷廠轉型,結合產業、休閒、餐飲和原住民與客家文化,頗具特色。工坊以各族原住民的圖騰、圖案推出一系列生活陶瓷,琳琅滿目,深受歡迎。 工坊負責人南賢天是台東的卑南族人,過去在造橋鄉大西村經營陶瓷工廠,專門生產外銷為主的裝飾陶瓷。十多年前外銷陶瓷產業逐漸沒落,南賢天「回到原點」,重新思考
  • 鄭漢步道
    鄭漢步道位於造橋鄉談文村台一線路旁,往返約二公里路程,有上坡也有下坡,雖然稱不上「好漢坡」,但沿途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有樟樹、木麻黃、野牡丹等花木,枕木為梯,亦顯古意,且視野佳、景致宜人。 山頂的「鄭漢紀念碑」記述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於五十三年間談文村有名廿多歲青年鄭漢,某日於田間耕作,一群在中港溪
  • 象山孔廟
    興建於清光緒27年(西元1901元),當時日人統治台灣,積極消滅我國傳統文化,當地有志之士遂建立玉衡宮作為掩護,開設象山漢學院,並奉祀孔子神位,西元1974年地方士紳倡議改建,將孔廟獨立,象山孔廟位居高坡,遠眺可見苗栗盆地的平疇綠野,視野遼闊,氣勢磅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