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天賜自然生態園區
    天賜佛院 位於苗栗縣造橋鄉豐湖村第十一鄰阿義埤八之一號的「天賜佛院」,係民國七十九年由「一貫道」的道親集資購置基地,八十四年開始開發,為一貫道基礎組的三大道場之一,未來預定建設為「基礎天賜道務中心」;於苗12線縣道與台13甲線省道(十一公里又五百公尺處)交會路口,可以看見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嗚鳳古道
    橫跨頭屋和獅潭的鳴鳳古道,最早是賽夏族人狩獵行走的的山路,後因黃南求率領粵籍隘丁擴墾苗栗,賽夏族人因而更往山區深處遷移,古道便成為頭屋鄉鳴鳳村和獅潭鄉新店村的居民ㄏ的居民貨物往來要道;曾因苗22縣道的開闢,而變得雜草叢生,而後經居民們的努力修整,今日已是登山健行的熱門景點。 無論是由獅潭鄉義民廟或者
  • 聖衡宮
    位於栗林村姜麻園內,臨近本鄉與三義鄉、銅鑼鄉的交界點,民國21年邱阿德以代天宣化之名,在自家住宅成立宣化堂,由於香火鼎成,又再經改建,而成聖衡宮。在後方雲洞山有一瞭望台,站在高約廿五公尺高的瞭望台上,可四望大湖鄉境諸多山峰、河川,視野極佳,可觀望日出日落,景色宜人,四周並有觀光果園可供遊客採摘。
  • 百茶文化園區觀光工廠
    百茶文化園區座落在苗栗頭屋鄉(中山高126k頭屋交流道出口處) 園區內有亞洲最大養生茶製造廠、觀光工廠、客家[煮婦達人]養生美食料理、客家粄製作研發中心、客委會產業亮點輔導計劃奉茶亭.養生茶品.鳳梨酥(茶戀餅)、OTOP與文創商品、苗栗18鄉鎮地方農特產品、DlY體驗教學.....並與台灣國寶劉興欽
  • 銅鑼大草原
    九華山大興善寺後山有片大草原,為當地居民最愛倘佯之處,進香禮佛的香客也總會來此遊賞一番。由寺院後乃的朝山步道行去,碎石子鋪成的道路旁是一片濃綠平整的茶園風光,過了茶園,即可看見廣闊的大草原舖展開來:青青綠草隨山勢起伏,隨風舞起,形成一波波翻滾的綠浪,在此漫步、小憩、野餐或欣賞落日夕霞,別具浪漫寫意之
  • 尿磜仔
    亦稱作鳥(左石右祭)仔,地名由來說法不一,有說是山地話的譯音,但已不知其意;有說是境內有小份坑溪,溪水流量小,斷斷續續,有如尿水滯滯而下,故名;也有說是取其地形像女性的生殖器,但都無法考證。 尿滯仔有一條高約1.8公尺、寬約1.7公尺、長約60公尺的隧道,岩壁堅固,無需支柱,通過隧道後景色豁然開朗,
  • 泰安出火部落廣場
    泰安鄉中興村有細道邦、出火、司馬限等部落,其中出火與司馬限部落都擁有天然的地底瓦斯,村民利用這種終年不絕的免費能源,將瓦斯接引到家裡或工寮烹煮桂竹筍、烘乾衣服及煮飯、沐浴、燒開水等。 司馬限部落因接管線路長,住戶較少使用,出火部落則因接管方便,接管用戶超過五戶,出火部落也因長年有火從地底冒出而得名為
  • 灣麗磚瓦文物館
    磚瓦主題的產業文物館 沿著苗130線進入苑裡鎮,就可以看見這處文物館的大型煙囪,它的前身是1973年開始營運的「金良興磚瓦工廠」。經歷了三十多個年頭,第二代經營易榮昌先生不但沒有讓這個家傳產業隨著歲月凋零,長期投入在地方特色、社區營造的她,更將工廠結合休閒旅遊與文化藝術,成為具有參觀體驗樂趣的觀光工
  • 太陽宮
    太陽宮緣起於民國29年,一樓主祀太陰星君,二樓主祀太陽星君,現址之尋覓決定亦富傳奇,聽聞珊珠湖現址居民常見有金黃色火球掉落地上,並有老者隱現其間,結果發現此地坐向依八卦方位屬火正是太陽星君最佳安位之處。 宮內特色之一為其對聯「日昍晶晶安天下」、「月明 震乾坤」珊珠湖位居獅頭山、大埔水庫等交通要道,沿
  • 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博物館」是全台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於1995年4月9日開館,以蒐藏、展示本土與國外的木雕藝術品為主,之後在2003年5月完成二館擴建工程,增闢了木雕教學、展示、典藏、圖書資料室等空間,獨特的建築設計並於當年獲得台灣建築首獎,豐富的館藏與設施,讓三義木雕博物館正式進入新的紀元,成為
  • 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
    蓬萊溪的生態資源十分珍貴,而一群熱愛家鄉的人士組成了巡守隊,不但維護蓬萊溪的清潔,更禁止毒魚、電魚等破壞生態的舉動。賞魚步道全長約1.6公里,在溪畔鋪設石塊、木棧橋供遊客行走,在林蔭的遮蔽和溪水的消暑下,非常適合散步;而夏天夜晚,無光害的地方更可發現螢火蟲的蹤跡。 
  • 罩蘭藝文中心
    卓蘭位在苗栗南端,早期因為天然的地理環境良好,而成為一個水果之鄉,其盛產的葡萄、楊桃、柑橘、水梨,味道甜、品質佳,在台灣享譽盛名。然而,這個有著二萬多人口的地方,卻缺乏一個適合文化展演的空間,在加上社會形態轉變,人口漸漸外流,也使得地方文化產生逐漸沒落的危機。 民國84年,文建會提供充實地方展演設施
  • 五穀先帝廟
    五穀先帝廟位於竹南鎮新南里,主祀神農大帝。其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籍墾民三十餘人,與當時盤踞在該地的原住民訂約開墾三角店(今新南里)、田寮一帶,為祈求地方安寧,民富物豐,而興建該宮。 一說是嘉慶二年,由當時業戶張輝揚、張三、王獻等創建,為當地閩粵籍人士所共同信奉膜
  • 幸褔牧場
    從原本的一片水稻田、雞寮、隨著台灣時代的轉變。1985年起,從8隻養到300多隻乳牛,日日提供新鮮牛奶到台灣各地 2005年,不放棄上一輩建立的家業,第二代研發各式乳製品 成立「100號牧場」,讓高品質的鮮乳有更良好的銷路 2008年持續減產,並且因為愛狗與愛自由,著手規劃開闢這座假日休閒咖啡店!
  • 白雲寺玉皇宮
    白雲寺玉皇宮位於象靈山腰,三灣、南庄、獅潭三鄉交界,海拔310公尺,在偏僻原始林中,利用天然大石岩洞建宮,背座象靈山雄峰峭壁,北面獅頭山,南向獅潭仙山,西面遠眺頭份、竹南、後龍、苗栗一帶,海天一色;黃昏時尚有變化綺麗晚霞美景可資觀賞。朝宮登山之路,山巒起伏圍繞,潺潺溪流,林木蓊鬱;石岩仙洞建宮結就聖
  • 洛雷托聖母之家
    座落於頭屋鄉的洛雷托聖母之家,於民國96年3月25日落成使用,和原本義大利的洛雷托聖母之家相同,為全世界第三座、全亞洲唯一的洛雷托聖母之家,是天主教徒們的朝聖聖地。 原義大利的「洛雷托聖母之家」(Loreto)是天主教的聖殿,每年吸引全球近百萬名信徒前往朝聖。在天主教信仰中,它是從聖母瑪莉亞的故居以
  • 鳴鳳古道
    橫跨頭屋和獅潭的鳴鳳古道,最早是賽夏族人狩獵行走的山路,後因黃南球率領粵籍隘丁擴墾苗栗,賽夏族人因而往山區深處遷移,古道便成為頭屋鄉鳴鳳村和獅潭鄉新店村的居民貨物往來要道;這兒曾因苗22縣道的開闢而變得雜草叢生,後經居民們的努力修整,時至今日,儼然成為登山健行的熱門景點。 無論是由獅潭鄉義民廟或頭屋
  • 苗北藝文中心
    為使苗栗縣全境區域發展均衡,營創美藝與生活休閒融合的文化空間,由苗栗縣政府興建「苗北藝文中心」,初衷系以整合苗北生活圈的藝文資源,提升當地人文素養與藝術氣息為主,亦著重將當地特色文化推向國際舞台,並適度將兩岸與國藝際術文化引入,使苗栗縣成為享受文化生活的快樂園地。 「苗北藝文中心」為一座地上5層,地
  • 后厝龍鳳宮
    「龍鳳宮」 充滿美感的宗教、藝術之旅!龍鳳宮正式創建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主祀天上聖母,香火鼎盛,與中港慈裕宮號稱內外媽祖,慈裕宮稱內媽祖,龍鳳宮則為外媽祖。 歷史悠久的龍鳯宮可說是座寶藏處處的殿堂呢!廟宇建築的最大特色是136尺、約12層樓高的宏偉媽祖塑像,天氣晴朗時從塑像頂部眺望,可
  • 中山堂&中正館
    頭份鎮的人口眾多,向來是苗栗縣的工商重鎮,但早期並無適合的藝文演藝場所,鎮民若想欣賞文化展演,必需前往苗栗市或新竹。有鑑於此,鎮公所向文建會申請經費,並擇定頭份鎮鎮公所旁的中山堂及中正館加以整修,成為頭份鎮設備齊全的展演場所。 中山堂的所在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經過整修後,設備相當完善,舞台、音響、
  • 永和山茶廠
    於民國74年設立,以自產自銷出售,產品以椪風茶為主,因椪風茶需小綠葉蟬吸食以產生獨特風味,廠主廖先生便思考如何增加小綠葉蟬的數量及品質,其後發現小綠葉蟬喜歡豆科植物,便於茶園廣植豆科植物,有效培養小綠葉蟬,使椪風茶生產增加並延伸到全年,提高產量達30%,因全心致力於種茶與製茶,於民國 92年獲頒神農
  • 中港慈裕宮
    慈裕宮奉祀媽祖,俗稱中港媽祖,與北港朝天宮、東港東隆宮並稱台灣三媽祖,每年農曆正月15日賞花燈,3月23日、9月9日的廟會及中元普渡的際祀鹿典,常為中港帶來少有的熱鬧景象。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
  • 南昌宮
    座落於南湖村,傍台三號公路西側,主祀關聖帝君。「廣泰成」總墾號成立後,館內奉祀關聖帝君以庇佑墾務順利發展。民國三年左右,廣奉成墾業結束,捐出廣泰成總館館所興建關帝廟,是為南昌宮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