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小白沙嶼
地質景觀多變,南方有美麗的白色沙灘,是典型的沙嘴地形,還有因受到海水侵蝕而形成的豆腐狀的灘岩及壺穴;東岸的塔狀及彎曲狀的柱狀玄武岩,造型均十分特殊。
山水沙灘
山水古稱「豬母落水」。地名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曾經有一隻母豬跑到沙灘上被大章魚拖下海去,所以被稱為「豬母落水」。日治時期,改稱為「豬母水」,光復後稱為「珠江」,民國四十年更名為「山水」。山水南岸東邊山水漁港一帶的觀音山,到西邊的豬母水山,總稱為豬母水垵。岸邊有潔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是旅客戲水的天堂
姑婆嶼
姑婆嶼位於白沙的西北方,吉貝嶼的西南方,為一座玄武岩構成的方山台地,南、北長約1公里,是澎湖群島中最大的無人島。全島露出許多多孔狀玄武岩,表層覆蓋著富含鐵質的石英砂岩層,對比強烈,在澎湖各島不同地質中是個異數。 島上北面方山台地上建有一座英船的遇難紀念碑,東側為丁香魚場、東南側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群、北
吉貝嶼
吉貝嶼全島面積約3.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3公里,是北海最大的島嶼,國內最熱門的旅遊景點。全島地勢東高西低,由海積地形組成的美麗沙灘及沙嘴,為本島最大的地形特色,沙灘位本島西南,由西崁山向南延伸;在沙灘的盡頭,因受海流影響而形成伸入海中的沙嘴,全長約800公尺,最寬處約200公尺,島的四周人工分散
網垵口沙灘
網垵口沙灘位於望安島南端貝殼砂灘潔淨而無汙染,弧形海灣綿延將近1 公里長。早期由於當地漁船停靠於此,在沙灘上曬網、補網,以及撒網捕魚之情景,故稱為之網垵口,目前已無船隻停泊,而成為當地孩童與遊客戲水的天堂。恬靜與清澈海水、金亮沙子,網垵口之沙灘與夜之美,像個詩人或戀人。若想體驗網垵口沙灘的美景,非得
目斗嶼
目斗嶼與其南側的吉貝嶼相隔7公里。全島周長843公尺,面積僅0.0244平方公里,是一個迷你小島,島上以目斗嶼燈塔聞名。由於附近有許多暗礁,以往常發生船難,所以在清代光緒年間設立目斗嶼燈塔,為船隻指引方向,至今已超過百年。目斗嶼燈塔高40公尺,黑白相間的塔身矗立在黑褐色的岩礁上,自然散發一股巍峨的氣
南嶼城
南嶼城是七美早期作為抵禦外來侵略的防衛設施,在拱型玄武石門內側,嵌有「重修南嶼城記」石碑,南嶼城全部採用玄武岩堆砌而成,有著方正雄偉的格局,拱型城門揭露著一絲絲古意,傍晚時分,落日餘暉泛著柔光,別一番浪漫風情。
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
潭門港旁不遠處,一座似海龜造型的建築,矗立於望安嶼的東南方。進入館內,望安自然生態盡收眼底,候鳥、保育生物紛紛登場,當然少不了最重要的「綠蠵龜」,除了龜種的特徵辨別及分布環境,海龜與民間祈福活動「上元乞龜」,均為館內耐人尋味的展示內容。值得注意的是佇立於展示廳入口的「好善堂」石碑,碑文記載著130年
吉貝遊客中心
提供旅遊諮詢、候船室、販賣部、文物展示等服務
𩵺鯉灣遊憩區
呈弦月形的𩵺鯉灣,為天然的小灣澳,是七美島漁民最早近海作業的港口,現況僅以南側小範圍闢建為簡易的「𩵺 港」。𩵺鯉灣白色珊瑚碎屑的海灘,不但是七美唯一的戲水區,其海域極適合從事浮潛活動。附近的玄武岩地形非常發達,柱狀玄武岩呈倒臥狀、放射狀、交錯狀,頗為壯觀且多樣化;海蝕地形則處處可見。玩家秘笈
七美人塚
相傳為明朝時,成群的盜賊從七美的南邊海岸登陸,當時島上的男人都出海捕魚,剩下老弱婦孺,其中7位女子正在附近山上農忙(一說在井旁洗衣),不幸遇上倭寇侵襲,最後不甘受辱而相攜投井。事後鄉人,用土填井,後來長出7棵枝葉茂盛的香楸樹,民國38年劉燕夫縣長與何志浩將軍前來憑弔,何將軍有感而發,撰寫七美人歌一首
七美遊客中心
提供旅遊諮詢等服務
龍埕
「龍埕」為一段長達600公尺內曲、南向之凝灰岩與玄武岩互層的地形地質,並經過千百萬年的海蝕作用後形成平整的海蝕平台。由於熔岩流在流動覆蓋過程受到營力互相擠壓後,形成動感十足的褶皺現象,加上不同種類的藻苔色澤強化褶皺曲線條紋的立體感。由崖錐頂上俯瞰平台,可見綠、白、灰、褐之曲線蜿蜒其上,整體看來宛若一
望夫石
七美嶼因島上男人捕魚工作危險艱辛,易生意外,早期曾有「寡婦之島」戲稱。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夫妻,某日丈夫出海捕魚遲遲未歸,妻子隻身到岸邊等待郎君回航,日復一日,終不堪飢寒,香消玉殞。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石岸竟風化成一婦人仰躺的形貌,包括頭髮、身軀、雙足及懷孕的小腹唯妙唯肖,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
小台灣
小台灣位於澎湖縣七美嶼的東北方,由牛母坪沿著濱海公路往北走,經過斜坡路段時會看到一個觀景涼亭,站在涼亭上即可觀賞到經年累月海浪拍蝕的結果,成為形狀酷似小台灣的海蝕平台,因此稱作七美小台灣,還有狀似龜山島的岩石在同樣的位置,在海水退潮時形狀更為明顯。
桶盤地質公園
桶盤嶼距離馬公本島約6海浬,桶盤嶼全島均由玄武岩節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繞而成,柱狀節理發達,堪稱澎湖之最,素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本島柱狀節理與板狀裂理都十分發達,原先都呈現六角或五角形,由於受到劇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岩柱的稜角已呈現圓形狀,部分玄武岩柱頂端都已經風化成球狀。桶盤西南海岸海蝕平台有
虎井嶼遊憩區
虎井嶼是澎湖群島的第七大島,距馬公市7海浬,島上有壯觀的玄武岩柱狀節理。澎湖舊八景之一的虎井澄淵,即是在退潮時,從海崖上俯瞰海面清澈透底的景象。傳說在島的東南側曾經有一隻老虎躲在一個乾涸的洞穴裡,因而名為「虎井」。亦有島上出甘泉的井稱「好井」和閩南音「虎井」諧音而得名的說法,以上說法尚無考據定論,僅
澎湖馬公中央老街
【觀音亭】(三級古蹟,造型十分古樸、莊嚴,目前又新建了公共娛樂設施,成為非常好的運動、休閒場所)→【天后宮】(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是馬公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中央老街】(澎湖第一街,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等當地材料所築之建築,具有澎湖在地傳統風貌)
«
1
2
3
©1995 - 2025
愛活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