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箭瑛公園
    鳳林鎮大榮里與山興里之間隔著花蓮溪,自古以來枯水期時,這兒僅有一座竹子搭的便橋供人通行。民國66年夏天,因為颱風過境,竹橋被洪水沖毀。當時服務於山興國小的教務主任陳國義與張箭、鄧玉瑛、林寶炫等3位老師為了到校上課,即使河水湍急,他們仍手牽著手打算渡河。不幸在途中失足落水,其中張箭與鄧玉瑛2位老師更不
  • 奇美原住民文物館
    奇美早期稱「機密」或「奇密」,是阿美語Kiwit的諧音,指的是植物海金沙,部落的人喜歡稱它「奇美草」,而奇美的地名就是源自於它。 因為秀姑巒溪曲折蜿蜒地切穿海岸山脈,讓這個位居層疊山巒之間的部落,視野隨著坡度而變化,也擁有更多迷人的景致。 奇美是阿美族Kiwit的音譯,原意是指一種質地堅韌,可以用來
  • 和南寺
    和南寺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承襲㆖廣㆘欽上人的法脈,不但是東部著名的佛門道場,更是佛教藝術的殿堂。一九六七年開山住持傳慶老和尚翻山越嶺到此修行所建,佛寺依山傍海,俯瞰太平洋,建築風格樸實無華,寺後蒼翠的山巒上聳立一尊鵝黃色的造福觀音塑像,是傳慶大禪師與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楊英風教授合力完成,可說是國
  • 鳳林客家文物館
    鳳林鎮的客家文物館,位於鳳林公園內,為東部第一座客家文物館,佔地面積雖不大,但館藏相當豐富。一樓介紹花蓮客家人的墾拓紀錄、信仰、交通、生活器具等;二樓則介紹傳統服飾、早期客家耕種農具,例如風鼓機、而字耙、臼等等,特別的是,這些農具皆為當地民眾自發性捐出。此外,客家米食、菜包等的製作與「客家農業開墾三
  • 花蓮新景點 ▶ 童話屋咖啡館 Mr. Sam Soaring in the wind ▶ 彷彿走進童話故事裡 未開幕先轟動的熱門拍照景點
    最近花蓮最夯的打卡點應該就是這裡了~很多人都被這有如童話故事般場景的小屋所吸引,我們當然也不例外,四月底到花蓮旅遊當然要順道來【童話屋咖啡館 Mr. Sam Soaring in the wind】一探究竟
  • 虎頭山步道
    虎頭山位於瑞穗西北側,為丹大山向東延伸的一突出稜脈,標高1747公尺,頂上有一巨岩,如虎踞山頭,故名之。產業道路通往,高處視野遼闊,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縱谷風情,頓時盡收眼底。 虎頭山位於海岸山脈最南端,周圍的岩層為利吉層,因此虎頭山是被包夾在利吉混同層當中的外來岩塊,岩塊由輝長岩組成。 近年來
  • 梅園竹村步道
    昔日太魯閣族「玻里亨干」部落原址,人稱梅園,梅園是河階地形,約有三層,中橫開通後以種植蔬菜為主;而竹村在日據時代稱為「陶塞」,意為多竹,昔日為「魯多侯」部落舊址,後與現在的梅園合稱「梅園」,為七層河階地形,上升至1400公尺,因此梅園稱「下梅園」,竹村為「上梅園」。梅園竹村步道,便是這兩個村落對外聯
  • 蓮花池
    蓮花池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唯一的天然高山湖泊,位於中橫公路迴頭彎對岸的朝墩山尾稜,依傍陶塞溪谷山崖北行可至,海拔高度1180公尺,外圍直徑500多公尺,日據時期太魯閣族人稱它為『天潭』,因當時池中開滿布袋蓮,遂更名為蓮花池。後因榮民在池裡放飼草魚,布袋蓮就逐漸枯死;加上水池滲漏嚴重,常只剩下一窪水
  • 花蓮玩水秘境 ▶ 白鮑溪 ▶ 夏日溪邊玩水好去處 玩水・撈魚・抓螃蟹・撿玉石 #花蓮壽豐景點 #花蓮親子旅遊
    越來越感受到夏天的威力了,炎炎夏日來溪邊玩水最幸福,泡在冰涼的溪水裡好舒服!四月份的花蓮旅遊特別安排帶孩子來【白鮑溪】玩水・撈魚・抓螃蟹,還可以撿玉石唷!
  • 鐵份瀑布
    在花蓮縣玉里鎮,鐵份瀑布休閒區可是東豐里最美麗、最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鐵份瀑布又名為石公瀑布,水流主要出自海岸山脈西側的山頭,瀑布高約26公尺,沁涼的水順著高聳直立的山壁傾瀉而下,如銀色的白練,濺起了陣陣水花,雲煙飄渺彷彿失落的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鐵份溪已開發了親水公園,有停車場、步道、休閒綠地
  • 鯉魚山步道
    鯉魚山步道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旁,屬於中央山脈低海拔森林,花蓮林區管理處在此修建多條步道,環潭公路上共有登山、賞鳥、野餐、健身四個步道登山口,可依自己的需求來規劃路線。步道沿途可觀賞鯉魚潭山水風光,慢行徐走,沿途賞鳥看景;到達山頂後,視野遼闊,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景色讓人驚嘆。
  • 新城天主堂
    隱身於新城鄉巷弄之間的天主堂,外型類似諾亞方舟,特別的是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包含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因著歷史的演變與神父的智慧,進而相融相生。到了新城公園,看到牌樓後(原為神社的第一鳥居),向左轉直走到底,就會看到神社的第二鳥居,上頭寫著「天主教會」,從鳥居望向參拜道,兩旁花木扶疏,清淨幽
  • 羅山遊憩區暨遊客中心
    羅山遊憩區位於富里鄉羅山村,這是一個位於海岸山脈旁的小農村,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80%,其餘20%則為閩南人及平埔族人。鑑於羅山村內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將此區內的各遊憩據點加以整合,規劃成一處遊憩區。
  • 蕃薯寮
    蕃薯寮位於海岸公路18號橋旁,是東海岸最為獨特的峽谷景觀,在此可以觀賞到公路兩側,因不同地質在溪流的堆積及切割作用下,形成對比明顯的地形景觀。公路西側是低緩起伏的山丘及河谷,曲流穿行期間,平坦的河階地上,散布著農田及農舍;而流經18號橋的蕃薯寮溪兩側,則為深達近百公尺的陡峭峽谷,形勢猶如太魯閣峽谷;
  • 掃叭石柱
    掃叭石柱位於舞鶴台地北側山坡上,為兩根旱地拔起的聳立石柱。這相鄰的兩根巨大石柱,高度分別為5.75公尺及3.99公尺。距今約3千年前出現,是台灣唯一的史前巨石文明遺跡,因此,內政部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在缺乏現代工具協助下,這兩根大石柱如何被運送到台地上,又如何被樹立起來,石柱又從那裡來,這些疑問到
  • 東海岸遊客服務中心
    花蓮遊客中心是東海岸風景區最北端的服務據點,座落於花蓮縣壽豐鄉台11線公路南下8公里的山坡上,視野遼闊,是遠眺太平洋的絕佳點。內部設有介紹全區自然、人文資源及東部海岸沿線旅遊據點的展示室及可容納84人的多媒體簡報室;除了提供景點摺頁索取外,也有解說員現場介紹園區內的自然景觀、地形地景、生態環境及人文
  • 豐田移民村﹙菸樓﹚
    豐田,一個滿溢和風味的名字。開車走省道臺9線,在224公里處,左手邊(往東)有三根水泥墩鐵柱,中間那根寫著豐山,鐵柱上掛著風車和白鷺鷥,這裡就是就是豐田。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曾在花、東一帶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在東台灣建立了多處頗具規模的移民村,如吉野、豐田、林田、瑞穗、鹿野等等。這些日本移民多
  • 北回歸線標碑
    北回歸線標碑位在北緯23.5度,是太陽直射地球的北界,也是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靜浦的北回歸線標碑在台11線公路70.5公里處,是北回歸線途經台灣的最東界。聳立在太平洋旁的白色塔身,十分吸引遊客目光。
  • 安通越嶺道西段步道
    安通越嶺道位於花蓮縣玉里鎮,在海岸山脈南段西側,屬於安通越嶺道西段步道,是第一條橫跨海岸山脈,並連通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的道路。清朝時期因「開山撫番」政策,總兵吳光亮率軍翻越海岸山脈,打通璞石閣( 玉里) 至成廣澳( 成功) 後形成越嶺道。清朝至日治時期,更是通婚、傳教及運送物資的重要往來路徑。197
  • 西寶國小
    位於西寶台地上,曾被商業周刊認列為百大特色小學之一,西寶國小沒有圍牆,整個太魯閣,都是他們的校園......。開放森林教育實驗學校西寶國小,深藏於山光水色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它不僅是唯一位於國家公園內的一所小學,也是第一個體制內的森林實驗小學。西寶國小原為秀林鄉富世國小之西寶分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秀姑巒溪泛舟中心
    秀姑巒溪激流險灘處處,峽谷壯麗、奇石堆疊,是泛舟樂園。在僅僅約22公里的水道中擁有23處激流,來此泛舟的遊客無不流連忘返。 泛舟的整個過程約四小時,在通過最驚險的里牙津亂石激流後,通常會至奇美休息站稍作休憩;最後在長虹橋劃下完美的句點。 源起中央山脈崙天山的秀姑巒溪由南向北,一路匯集清水溪、塔比拉溪
  • 安通溫泉區
    安通溫泉位於玉里鎮與富里鄉交界處的安通溪北岸,幽谷山林,景色十分優美,早年即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