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
棒!城市彙編
發佈時間:
2016-06-12 18:49
分享:
累積人次:
14430

恆春古城門

恆春古城建於清光緒元年,光緒五年竣工,座落於恆春平原的中央,周圍有三台山、虎頭山、龍鑾山和西屏山等山巒平原,聘請當時知名堪輿的文官「劉璈」看風水,以猴洞山為龍脈,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均設有砲台,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是臺灣地區難得保留完整的城門古蹟。 恆春建城已有百年歷史,恆春古城為台灣重要國家古蹟,究竟城門構造有何奇妙之處呢?在各縣市保留許多古城遺跡,其基本構造包含城牆、城門、砲台、門樓、壕溝、慢道、馬道等所構成,以恆春古城之東城門為說明: 城牆:採用材料為「糯米糊、蔗糖漿、礪殼灰」夯築而成,以「版築夯工法」建築,是最古老的建築工法,現今從城牆表面外觀可看出水平線條,為當時夯築時所留下的痕跡。 城門:恆春共有4座城門,城門又分為城台,上方為「城樓」、下方為「門洞」。城台上半部採用磚塊砌成,下半部以礫石與灰漿填縫砌築,底部以花崗石鋪底。 門額:四座城門的門額大小不一,採用玄武岩為建材,門額均加上框飾。 砲台:是城牆突出的部分,上方可以放置大砲。砲台上有大砲四門,兩門朝前,令兩門位於左右以45度向前傾斜,以花崗石為材料,用以承受砲火的後座力。 城壕:即是護城河,功能主要為增強防禦性,二則挖壕溝的土,作為築城之用。目前城壕均已填土或作為排水溝。 雉堞:即為「城垛」,指的是城牆上突出的地方,讓原本的城牆更具有造型,當然也有防禦的功能,中央有一小孔,方便士兵門作為射擊掩護使用,增加攻守的優勢。 慢道:又名為「踏道」,作為登城使用之便道。 馬道:為城牆上作為通行守衛的道路。 女牆:位於外城牆上,作用近似欄杆的功能。

附近景點

阿嘉的家

恆春民謠館

屏東恆春老街

恆春石牌公園

恆春古城

鹿境梅花鹿生態園區

出火特別景觀區

龍鑾潭

山海漁村

附近的美食餐廳

老婆的私房菜

優格咖啡 簡餐

吳師傅港式海鮮餐廳

玉珍香餅店

柯記古早味綠豆饌

大可茶樓

芭東音樂餐廳

元氣山海產餐廳

小杜包子

照利海鮮餐廳

附近可選擇的住宿飯店

恆農假期渡假飯店

阿德安呢民宿

星旅行民宿

古城暖暖窩民宿

樂雅居民宿

美樂雅屋民宿

隨風旅行民宿

春天的吶喊民宿

花爵墾丁民宿

大鼻旅店民宿